虽然还没有学明白这种形式的卖点,但也成功分流走了一部分陈记的顾客。
而另一个经商激进派赵氏饭庄,看起来没有立刻复制粘贴,实则是在观望新经营模式的市场的接受度。
发现万记家常菜已经尝到甜头,赵氏饭庄这两天也开始着手py操作了。
洪氏烧腊坊的老板洪亮不是没有动心过,都是有家有口出来混的,看别人赚钱谁能不眼红。
但他一是觉得抢别人赚钱的路子不道义,二是觉得老是重复别人的道路,无法走出自己的特色。
商场如战场,没有哪一种策略是完全正确的。
只不过人的每种选择,都会带来不同的后果。
洪氏烧腊坊的老板洪亮,就等来了陈有财的主动合作。
“陈大掌柜的折煞我也,陈记最近风头正盛,洪某人有幸共分一杯羹,还要感谢陈掌柜的照拂。”
商业胡吹,谈判套路,此处省略一万字。
一个时辰后,陈有财和陈香香带着刚签好的契书,走出了洪氏烧腊坊。
洪氏烧腊坊主营烧鸭烧鹅叉烧肉,以及各种广式特色的煲汤,和一些口味清淡的小菜。
这些菜陈香香打算加到便当里边,虽然夏天的尾巴还没有离开,但进入九月,天就开始慢慢的冷了,她总要为以后做打算。
大冷天喝几口热乎乎的浓稠老汤,再咬一口皮酥肉嫩的烧腊,吸溜儿,美!
其实陈香香略微懂一些广式菜的做法,但有现成的合作伙伴,没必要什么都自己来。
人家已经有了稳定的客户群体,和良好的业界口碑。
互相合作一下,双双共赢岂不更加稳妥。
她以前也见过一些什么都想扒拉到自己碗里来的商家,什么都想要,什么都做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