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哦了一声:“行。对了罗干事,你还有两封信。”

骆琦眉梢一挑:“谁给我寄的啊?”

“其中一封是你家里那边寄来的,还有一封好像是什么报社。”

骆琦眼睛一亮:“快把信给我。”

小王在包里翻了翻,翻出两封信给骆琦:“罗干事,我还要把报纸送到别的公社去呢,就不跟你唠嗑了啊。”

骆琦嗳了一声:“路上骑车慢点。”

“好嘞。”小王骑着车走了。

骆琦把那封从报社寄来的信件拿在手里翻来覆去的看,把工厂办公室的报纸送过去了才回到办公室去打开信件。

骆琦的心在砰砰直跳,信件缓缓打开,信件上的内容也跃然跳入眼帘。

信是一个叫做白浮的编辑写来的,在信中,他说骆琦写的文章非常好,文章的立意好,工厂的茶话会活动好,骆琦的文笔也好。因此者篇文章已经被录用了,将会在下周三的报纸上刊登出来。

随信寄来的还有骆琦的这篇文章的稿费,稿费不多,只有两块。

但骆琦无比满足,她两块钱叠起来无比郑重地放进口袋里,又把过两天她写的文章要在省日报刊登的事儿告诉了孙主任。

孙主任怀疑自己听错了,他从骆琦手里接过省城日报写来的信,来来回回的看了好几遍。神色也变来变去。

从怀疑到震惊,再从震惊到狂喜:“晓琪同志,你这不声不响的咋就干了这么大一件事儿呢?好,好,好,我老孙的手下也终于出了一个文化人了。”

这年头的报纸不好上,全省多少个市,又有多少个县多少个镇呢?这些人里识文断字的多了去了,省城日报里投稿的人也多不胜数,但是能被录取的只是凤毛麟角。骆琦第一次写就被录用了,那是多大的脸面啊?

而且这个茶话会是他们厂里举办的,在别的厂里绝对没有。骆琦在文章里肯定提到过他们安县纺织二厂,这对于他们这个才刚刚盖起来没有几个月的厂子来说是出了多大的风头啊?就连一厂都没上过几次省日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