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鱼的心意爸爸领了,扁担太重了,等鱼鱼长大一些了再帮爸爸好不好?”

“爸爸吃饭。”

“好,吃饭。”

曾经的谢瑜一家是柳树村的富裕人家,谢志城长的人高马大,做起活来有一把子力气,一个人做的活顶得上村里其他两个人的。

农闲的时候还能去工地上搬砖扛水泥,谢瑜家是柳树村为数不多几个住上红砖大瓦房的。

但好景不长,谢志城在工地上被砸断了腿,花了不少钱,却最终还是没有治好,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

而且因为谢志城是临时工,工地老板根本不给赔偿,家里的积蓄为了治腿花了个七七八八。

谢志城腿伤好了以后是颓废了一阵子的,但看下还小的儿子,和因为照顾他憔悴了许多的妻子,谢志城咬牙坚持了下来。

生活还要继续,他还有妻子和儿子要养,早出晚归探查了一段时间后,谢志城开始担着扁担走街串巷的卖东西当货郎,一个月能挣个一两百块钱。

刘彩霞在谢珏的舅舅当上服装厂副厂长后,塞钱进了服装厂做临时工,一个月也能有个五十块钱。

临时工虽然也能住在服装厂的大院里,但却是要付房租的,但终归是比出去自己租房子要划算的多。

两口子在大院里租了一个五十平米两室一厅的小房子,在清河县安顿好了以后,从柳树村将谢瑜给接了过来。

自此,一家三口,也算是在县城里生活的人了。

——

绵绵细雨洋洋洒洒的落下来,清散了夏日的燥热,街边的垂柳经过雨水的洗涤,显的格外青翠欲滴。

一柄天蓝色的油纸伞撑在谢瑜的头顶,在这座烟柳画桥般清爽的小城里,构成了一副静谧的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