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页

这句瞬间引起了她的共鸣,沈瑛瑛不禁道:“我爸爸和妈妈也会表演五音联弹,我奶奶说他们合作的很好,只可惜没能录下来……”

张心泽安慰道:“不要紧。只要有人记得梅花大鼓五音联弹的调子,将这些鼓曲的曲谱流传下去,后世人总能再演绎出梅花大鼓的风采来。”

顿了顿,张心泽毛遂自荐道:“沈小姐,如果您到时候想要恢复梅花大鼓的表演,需要找弦师配合演出的话,我可以效劳。”

“谢谢你。”

沈瑛瑛感激道,从来没有人能跟她把梅花大鼓谈论的这么深刻。她的心情也开朗了不少,回眸看他摘下了墨镜,微微睁开了眼睛,目光却聚焦不成一个点。

她微微失神,这才发现张心泽的眼睛非常好看,瞳孔深邃漆黑。怪不得师姐说“姑苏的水土养人”。原来,男人也可以是水做的骨肉,水做的双眸。

沈瑛瑛不禁道:“张先生,我想跟你做个朋友……你可以跟我讲讲你的故事吗?”

张心泽和蔼道:“我这人……过去也没什么好谈的,都是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

“我洗耳恭听,您不妨说说吧。”沈瑛瑛忽然对他充满了兴趣。

“那好吧。”

张心泽打开了话匣子,他也愿意跟梅花大鼓的传人说说自己的故事:“我也不知道自己算是北京人,还是算无锡人……”

据他的养母说:27年前,他是在北京一家孤儿院门口被人发现的。当时他只是一个早产的婴儿,裹在单薄的襁褓里。可能由于天生眼盲的缘故,他的亲生父母抛弃了他。

后来孤儿院的院长收留了他,给他取名叫心泽,把捡到他的那一天当做他的生日。但因为双眼的残疾,院长根本找不到领养他的家庭,一直拖延到7岁上头。

后来,好心的院长听说苏州很多弹三弦的琴师是盲人,于是去了苏州昆曲和评弹社,一路寻找合适的收养家庭。

最后,院长终于找到了一对愿意收养盲孩子的无锡夫妇。这对夫妇姓张,所以他的名字是张心泽。

他刚懂事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此生看不见,需要靠着“弦师”的身份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