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页

这让阿睦尔撒心中隐隐有些不安。

然而,在外门将领的催促之下,为了表明自己对大清的忠心,阿睦尔撒还是照做了。

好在在进入内城之时,阿睦尔撒的部队没有受到任何阻拦,这让他感到稍稍安心。想来在外城处限制军队的人数,是惯例吧。五千人虽说少了些,但由于他这次来,带的都是精兵,能够一打三,也够用了。

阿睦尔撒千里迢迢地压着俘虏过来献给乾隆,按理来说,朝廷应该让他和他的稍作休息,然后再举行献俘仪式,并好生褒奖阿睦尔撒一番。毕竟,在此次平叛的过程中,阿睦尔撒也算是功臣了。若不是他在关键时刻倒戈,只怕乾隆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才能够拿下达瓦齐汗。

然而,乾隆当时有多感念阿睦尔撒的“深明大义”,如今就对他有多忌惮。

倒也不完全是因为芃芃的那个梦,但芃芃的那个梦,的确给乾隆提了个醒。

若是乾隆不往这方面想,也就罢了,一旦想到了阿睦尔撒有反叛的可能性,再联想到他数月前对达瓦齐汗的背叛,乾隆就不由如鲠在喉。

没有一个主君,会希望底下的人是反骨仔,也没有一个主君,会对一个背叛旧主的臣子报以十分的信任。更何况,达瓦齐汗曾经是阿睦尔撒拥立上去的。

连自己亲自拥立的主君,都能说背叛就背叛。乾隆难不成还能指望阿睦尔撒对自己抱有多少忠诚?

在种种考量之下,这次的献俘仪式进行是十分匆忙,定在了阿睦尔撒入京的次日。

这也就意味着,阿睦尔撒和他那五千精兵,几乎连饭都不能好好吃上一顿,就得直面乾隆一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