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大拉页上的画自然也就是唐舜梅唐九疑的手笔!
平常的图书,里面的插画未免显得局促,然而伊洛书坊就这一细微的改动,却显得巧妙了许多,有了些意思,也给了唐舜梅足够的发挥余地,能挥毫泼墨,尽情挥洒。
这画的乃是千里山川江河,可见林寒涧肃,翠微回日,青巘苍苍,烟波浩淼,整幅画设色清丽爽朗,间落了赭色。
画得却是《镜花水月》最后这一章回。
薛纨放了一把火,烧了谢玉山为她编织的这座华美的囚笼,假死脱身,义无反顾地离开了谢玉山,自此访名山,搜胜迹,云游天下,好不快哉。
整幅画纵横捭阖,给人以开阔、疏朗大气之感。
翻到这最后的结局,不少看客都是惊掉了下巴。
这古往今来的话本,无外乎都是个大团圆结局,所以,早在《镜花水月》这大结局放出之前,就有人大胆预言,薛纨与谢玉山必定会破镜重圆,重修旧好,多数人心里也都是这么期盼着的。
可如今薛纨这番举动,倒让他们说不出话来。
没有这委屈求全的大团圆结局,意料之外,却又是情理之中。
当然也有感叹可惜的,说起来这什么富贵荣华,有情人终,倒当真像是人做的一场梦,是过眼云烟,是这镜中花、水中月了。
至此《镜花水月》终于结束了连载,仍有许多人还没从故事里缓过神来,甚至有不少文人还提笔写下了判语。
有赞扬了薛纨这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度。
“薛纨身上这一股英迈高华的侠气,虽是个妓|子,却未必不是个真丈夫!两相比较,倒是谢玉山却落了下风了!”
当然亦有怒斥薛纨的。
这一番讨论却是将《镜花水月》再次推向了最高潮,甚至传往了江南,传往了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