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得赶紧给陛下上折子,这个少年果然是足智多谋,若是留在傅茂典那个莽人手里委实可惜,不若交由他来调教一番,将来必定能为大周培养出一良才,想到这里,严迟瑜脸上露出几分满意。
等着折子写完,他思忖片刻,将方才少年所提到的开垦荒地之事也写上去,又润笔一番,才觉满意。
“让人备马,随我入宫。”
顾成礼自从到了严府后,就一直被好吃好喝的招待着,可却根本没有什么差事落到他手上,他偶尔也会让傅五出去探听一下,看外面可有什么消息传出。
根据傅五得来的消息,如今严迟瑜已经在朝堂上提出了裁军之事,不过并非是半数之多,而是十万士兵。大周本就重文轻武,对此倒没有太多人提出异议,唯独几个不满之声也没引起太多的在意。
而等裁兵旨意下达后,紧接着严迟瑜便提出将战马交由庄户来养,这下就捅了马蜂窝。
所谓“穷文富武”,虽然当不得真,但这四个字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大周朝哪怕不重视武将,但是想要武装一支军队却还要花不少银钱,其中战马就是其中非常耗钱的一项。以往战马都是由兵部来负责,而这其中有多少油水旁人或许不知,但从此次兵部的激烈反应中就可窥见一般。
可兵部反对也没用,这次严迟瑜提出的将战马交给百姓来养,不管是从注意事项来说,还是从其中的利益来分析,都是条条在理,朝官根本没有拒绝的理由。更重要的是,改革战马养殖之事,明显就是陛下属意,况且也不会动摇他们的切身利益,那他们为何还要与陛下对着干呢?
总而言之,唯有兵部不乐意,可胳膊拗不过大腿,即便再不乐意,也辩驳不了多数的决定。
如今傅茂典已经官复原职,重新成为户部尚书,他知道此策乃是顾成礼所提出,更是积极促进。旁的不说,日后军队要战马,可以直接从他们户部拨款去庄户那里购买,也省得要被其中的兵部克扣一层,最后还要落的两边埋怨。
等严迟瑜将战马一事提出后,就暂先消停了一阵,开始将顾成礼带到身边。
顾成礼原本以为自己这下应该可以接差事干活了,没想到却是每天被严迟瑜带在身旁,什么事也没交代,而只是让他站在一旁看着。顾成礼原先有些郁闷,但也没多问,而是细细观察,还真从中品出了一两分特别之处。
原先他虽然文章做得漂亮,对待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还会很多旁人所不懂的知识,可他还真没混过官场,对于其中的很多门门道道并不清楚。
各行各业都有其独特的生存规则,即便是官场也不例外,尤其是某些官场老油子,那更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若不摸清他们的底细,顾成礼日后便是入了仕,也要在这上面吃亏。
除了这些,这京城中朝官关系复杂,虽谈不上是党锢派系,但因朝官大多数都是官宦世家,彼此之间都有着姻亲关系,里面的门道就更多,往往同一件事,但是找上不同的人效果却是截然不同。
顾成礼渐渐领悟了这些,有点懂严迟瑜的用心,虽然严大人看上去比较冷淡,但带着他的这段时间,还是让他长了不少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