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不起眼的铺子,对她们而言,却不啻为一次生命的转折点。
作者有话要说:
小岳:先生奖励给姐妹们私产,给我奖励什么呢?
小方:乖徒弟,当然是你要什么,奖励什么啦!
小岳:当真?
小方:那当然,君子一言什么马都难追!
小岳:好,先生记住就行。我先记账,回头慢慢算……
注1:宋朝康与之《昨蒙录》:“为日烘石热所出之液,西北边防城库皆掘地做大池,纵横丈余,以蓄猛火油,用以御敌”。
第九十五章 一铺在手
海州城里的铺子, 就是如今海州人的财富密码,只要一铺在手,简直三代不愁。
原本海州城里商户, 在方靖远刚上任时, 还想观望一下, 毕竟他们都是本地的士绅,金人来了,他们多割点肉也能活,魏胜夺下了海州,给他们各种优惠和扶持, 搞活了工商,稳定了人心,好不容易安安稳稳过了一年, 突然就有了大宋派来的正式知州。大宋重文轻武人所皆知,他们就怕新来的方使君三把火先烧了魏胜原来的政策, 殃及他们这些池鱼。
可没想到,方靖远压根没想过从他们身上扒皮, 反而从南宋带来了海商的商队, 一下子就搞活了海州的商贸。
原本上次静海军和魏胜联系上时, 魏胜就希望静海军能帮海商护航, 让他们能够来海州交易, 然而大多数商人对海州的情况不明,宁可多跑点路上通州直接去交易,也不敢贸贸然入港。
方靖远上任时,辛弃疾的船队也跟着来了。辛大佬本身就是大豪商,做得是南北买卖,水路黑白通吃, 自然也少不了筹谋海运之利。尤其是他上次去燕京时,辛弃疾就派人沿途打点,也跟着跑了两趟,算是把这条商路跑通了,这次就干脆召集了临安不少商贾勋贵,组了支船队随行。
海商本就是重利,然而风险也是极高,能跟着大宋水师同行,有官方护航,还得方靖远承诺在海州交易的种种优惠和便利,减少在路上的时间还可以多跑一趟,如此既减少了他们的风险,又增加了获利途径和机会,何乐而不为?
然而,原来的海州城,地方就不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