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干戈玉帛
崔航根本不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李府的小厮却说事发时崔航也在场。
宁远伯为了自家不肖子也是豁出老脸了,坐在崔家的厅上浑身哪里都不得劲,还要尽量的对崔航这种他平时最看不上的所谓文官清流表达善意:“老夫此次登门属实唐突,但是为了儿女之事,也不得不冒昧了,所谓冤家宜结不宜解,虽是我家那逆子不成器惹出来的事,但事情总归也是要解决的,闹下去对谁都不好,不如就咱们两家化干戈为玉帛,结个亲家。”
崔航宿醉刚醒,脑子也跟着不怎么灵光,听得云里雾里:“亲家……伯爷是不是搞错了,我家各房子侄除了四房最小的敏哥儿才八岁,别的孩子都早已婚配,怕是攀不上伯府的亲家了。”
他是喝多了,但宁远伯没有喝多,听他一脸真诚的这般说,立刻也就想明白了他大概是还没清楚究竟出了什么事。
崔航那里还与之好好交流呢:“伯爷您指的是?”
宁远伯强压着脾气:“我指的是贵府的三姑娘,当年镇北将军的掌上明珠。”
因为崔航刚醒酒,又有宁远伯这样身份的勋贵深夜登门,三夫人不太放心,就亲自带了婢女来送茶点。
闻言,夫妻两个都是狠狠一愣。
崔航的酒瞬间又醒了大半,涉及崔书宁,他本能的就慎重起来:“我家宁姐儿目前确实待字闺中,但是咱们都是京城里住着的,我家的情况想必伯爷也清楚,就宁姐儿的年岁……纵然伯爷厚爱,您府上也没有与她年龄相匹配的公子吧?”
宁远伯今年五十有四,家里六个儿子,除了最小的一个老来子才刚蹒跚学步,另外几个里面最小的前年也成亲了。
崔航越是意识到事情不对。
宁远伯见他夫妻俩面露迷茫,也不好意思当面直言自家儿子做的混账事,就只能硬着头皮继续交涉:“我是替我家老三提的亲。”
这回不仅崔航不干,就算崔三夫人也直接没忍住,拧眉质疑:“恕妾身唐突,也没听说府上的三儿媳有个好歹啊,伯爷是不是搞错了,这么会登我家的门提这门亲?我家二伯再怎么样当初也与您是同朝为官的同僚,我们宁姐儿是家世清白好人家的女儿,纵然她之前和离过一次……也总没有委身去与人做妾的道理。”
倒不是她有多维护崔书宁,所谓一府的当家主母,这种大事上三夫人并不糊涂。崔航一个本本分分在官场打拼的读书人,虽然没什么出类拔萃的才华,晋升不快,但好歹为家里经营了不错的口碑,名声这东西听着虚无缥缈,积累起来体现的则是家族底蕴,有关门楣家风的。三夫人就算再不盼着崔书宁好,也不可能看着她去给人做妾的,堂堂高门嫡女,在叔叔婶婶手里被送去勋贵人家为妾?他们夫妻俩的脊梁骨还不被人戳断了?
而且坏了家里的名声,对她的一双儿女也是大大的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