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必要为了李三林这样的人气坏身子。
小泉村。连出了几天的太阳,村里的积雪仍未完全融化。
李老头的头七过后,李大林、李二林把李家的六亩田以每年六百斤稻谷或一两银子的价钱租给了同村的村民,然后把孝服穿在里面,外面罩上平时穿的衣服,锁了家门,带上家人、李大头离开。
自此,李老头这一脉的人全部离开了小泉村。
初冬,没有飘雨的天空,干净清爽,阳光照耀大地,山下比山里的小泉村暖和多了。
官道人来人往,许多年没有出过小泉村的康氏站在路边,看着一辆辆的高大的马车、驮着货物的骡车驴车行驶而过,竟是心生怯懦。
等康氏看到李大林高声拦住两辆驴车、一辆骡车时,惊诧的眼睛圆瞪,这还是她的大儿子吗,竟然变得这般勇敢!
三个车夫叫道:“要是去镇里,大人两个铜钱,小孩子两人收一个铜钱!”
“你们要是去的再远些,可不是这个价。”
“这鸟挺漂亮,哈哈,鸟就不收钱了,你们别让鸟在我车上拉粪。”
李大林大声道:“我们去和县,今日就得到!”
赶骡车的中年汉子打量李家人,有老有小,穿戴有的好有的差,再看看李家人身后的小道,这条小道是通往小泉村,那个村子可是穷的不得了,道:“和县很远。这得算包车。价钱高!”
李大林都当了几个月的包子作坊管事,这点包车钱真不算什么,道:“你开个价。”
中年汉子有些激动的道:“七十个铜钱。老弟,不是我多要你钱,和县太远,来回一百多里路,我晚上还得赶路回来,这一累明天半天就得歇息不拉人!”
两个赶驴车的也跟着帮腔。
李大林跟三人搞了搞价,最后每辆车六十五个铜钱,三辆共一百九十五个铜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