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庆年叹口气,他怎么就摊上这么三个搞事精!
不管是看着跳脱的,还是看着沉稳的,一个个都不安分!
顾璋自从萌生了要离京的想法,便一发不可收拾。
看到甜宝睡得酣甜的模样,他也忍不住怀念起在外随便睡懒觉的日子,再看自家崽每天吃了睡,睡了玩,怎么能不心生嫉妒!
嫉妒!!!
等以后这小子长大了,就送去念书,然后让他看着自己每天睡得饱饱的幸福生活。
带着这样置气的想法,顾璋在明盛帝也来问他之后打算时,他便直言道:“我要出去(玩)……出去看看这个世界。”
顾璋差点脱口而出真实想法,用此生最快的反应速度改口。
这要是真说出来,早五晚九全年无休的卷王王中王还能放他出去玩?
“看世界?”明盛帝被吓到了,以为顾璋想出海,坚决拒绝,“海上风险太大,若出去遇到什么意外,葬身深海都无人知晓,朕不允。”
出海?
顾璋本没有这个想法,但被明盛帝这么一说,他忽然觉得这是个好的借口啊!
都说想要开窗,就要主张先把房顶给掀了,这不就是现成的房顶吗?
他当即打蛇顺杆爬道:“我都听说远洋水师都训练得差不多了,船也越修越好了,没有那么危险的。”
明盛帝额头突突,觉得这小子胆子是越来越大了,连海上都敢去。
他当即拒绝,然后试图和顾璋讲道理。
其实明盛帝作为皇帝,日日和百官商议大事,口才是不弱的。
但是面对恭敬还讲理的大臣,和面对顾璋这种插科打诨歪理一套套,甚至还会耍无赖的人相比,这点口才就有些不够有针对性,也不够用了。
尤其是顾璋还不怕他的黑脸。
最后还是明盛帝先一步无奈妥协:“先就近看看,等日后远洋水师出海回来,有了经验你再去。你既耐不住在京城,做漕运总督如何?”
好像是个大肥差!有
()养廉粮的那种。
顾璋立马应下(),生怕明盛帝反悔。
明盛帝本还准备了说辞?[,见顾璋答应得这么快,立马意识到顾璋这小子根本没想出海!
而他原本是想留顾璋在京城的。
“外面就这么好?”
顾璋振振有词道:“人要出去走走才有灵感啊!您看天工学子不也是在外面游学的时候,做的东西更符合当地情况?水泥路也是在外面发现的!”
他开始大忽悠模式,一边控诉“你要是不让我出去玩,那就是扼杀了我的天赋”,一边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表示,出去可以更好地帮助各地百姓。
漕运这个官好啊,一路顺着水玩。
只要把事情办成了,剩下的时间全都可以游山玩水。
顾璋觉得这个提议再好不过了,还不是一个地方,是坐船到处玩!他都没想到还有这么丰富的玩法!
于是他十分卖力地忽悠明盛帝。
明盛帝答应了。
等顾璋高高兴兴地离开,尤其是看到他乐得恨不得跳起来的背影,明盛帝气不打一处来。
臭小子就是有这个本事,无论有理没理还是歪理,只要从他嘴里说出来,就让人觉得,好像这样真的才是最好的办法。
话过了一遍这小子的嘴,就让人根本没法拒绝!
很快。
众人就都收到了信儿,顾璋升任漕运总督,兼任都察院右都御史衔,从一品。
再想想顾璋今年才二十五的年纪,更是咋舌。
从十六岁高中状元起,才十年不到的时间,竟然一路青云直上。
可仔细想想,谁人也升不起一丝不服气的想法。
在惊叹之余,也只剩下欣喜了——这是他们大宣之幸!
有如此紫微星降世,这必将是鼎盛之世,日后流传千古,为后人所赞叹,所向往。
而他们,也是这幅史诗般宏大画卷中的一员。
顾璋在家收到圣旨的时候,其实也有点惊讶。
虽然漕运总督一般都配有武装力量,但是明盛帝给的兵马也有点多了。
他不想去试探帝王的想法,所以从边关回来之后,再没主动去联系和关注过那一百精兵。
即使是在上升期的盛世,他这样有民心的人手握兵权,无论多少,对许多帝王来说,也是绝对的威胁和忌惮对象。
“皇上心可真大。”顾璋感慨,还真是信任他。
燕先竹已经从孙女口中,得知了这家伙想去当漕运总督的真相,气嗖嗖道:“我看你才是心大。”
皇上有什么好防备的,防着一个天天什么活都懒得干,就一门心思想着好吃好玩的人吗?
都而立之年的人了,孩子还不到三岁,竟然想着出去玩。
没点当爹的样子!
顾璋无奈,老丈人和师父虽然不至于是老古板,但是对人的期待,还是很经典的——读书、成家、立业、生子、建功……
()其实这些都还好,但是顺着这条路走,还隐藏着一个很重要的期待:成熟稳重,变得像是一个可靠沉稳的大人。
顾璋觉得,他可能一直都满足不了这个期待了,还有一点养娃中隐藏的多子多福,他估计……他应该是不会有让人觉得能完全放心的那天了。
但凡是对他有这种期待的长辈,往后怕是被气得跳脚的日子不少。
顾璋都忍不住想劝劝燕先竹:“这点您还是得好好很我师父学学,你看他多淡定?想开点,再不济您跟十多年前的自己学一学。()”
当初还是燕先竹写信去劝弟弟看开点,没想到如今当弟弟的看开了,他本人钻进胡同里了。
总不能因为孙婿这个身份,就针对他,看他不顺眼吧?
岳父都没说啥呢!
没什么存在感,不太能说得上话的岳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