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她把叶宣当继承人的意图,她的几个心腹大臣也是知道的。只是还是免不了提几句,想让她留下自己的骨血。
“陛下有自己的想法,臣也干预不了,”柳丞相转移话题,“陛下对于三十六城人选的分配可有建议?”
虽说学堂建设时陛下说这些事都由吏部派人,不过这毕竟是陛下继位以来的第一次科举,在这次科举里选几个人才培养成心腹,是他们几个都赞成的事。
若要培养成心腹,人选分配上就免不了要变动一下,能待在京城几个县城里,那肯定是要比荒漠城、肃城之类偏远城要来得更好一点。
“一甲进士留在翰林院,二甲进士中,朕比较看好章程,虽为寒门学子,但瞧着是个做实事的,他就留在京城,负责西城街那边的学堂建设之事。其他人,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臣遵旨。”
琼林宴过去,除了一甲进士三人以及章程,其他两百九十六进士都由吏部决定了去路,了解这些学子里有出身贫寒身无分文的,朝廷还对这些寒门学子做了处理,每人下发两百两抚恤金,给了他们一个月的假期,让他们回家安排好家中之事,到时候可直接拿着朝廷下发的文书去分配的城池学堂上任。
至于叶若荷的婚事,叶锦也说了柳书墨已有心仪对象,让她在探花赵明然和章程中选一个,毕竟榜眼已经四十来岁,家中早有妻女。
叶若荷选了赵明然,叶锦不太理解,其实她觉得章程更好,毕竟章程一介寒门,底蕴上就输给了这群京城贵族,但他除了诗赋略逊赵明然一筹外,其策论、杂文都略胜赵明然。
柳丞相倒是不意外这个选项,还仔细解释了一番:“陛下看重章程的才华,但仔细来看,赵明然的家庭、样貌都胜章程许多。”
“哦。”叶锦肯定了柳丞相的说法,不过她现在真的很忙,学堂之事她只用把握好大方向,其他的事情她都交给礼部与丞相看管,但除了学堂之事,每日的奏折需要批改,时不时就会冒出哪座城出了官、官、相、护、贪、污、腐、败被告上一状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叶锦想在民生和土木建设上提高这个国家的幸福感,想必等她退休时,能得到不少功德值吧。
再来就是,因为金国当初被赵合烈大将军击退,这会儿他们似乎又有卷土重来的打算,小范围的骚-扰也是非常讨厌的。而李朝三皇子前两天也给她发了书信,说当初承诺的帮他夺得帝王之位的事,不知她还记得不?
叶锦就想呵呵,记得是不可能记得的,当她不知道三皇子那天压根没派兵稳住金国的人马吗?她本来是想若这三皇子真的和金国一起攻打天启,她倒也能直接给李朝一个教训,不过这三皇子倒是滑不溜秋的,在天启外驻扎了几天,见赵合烈击退了天启,立马就班师回朝回李朝了。
李朝现在的分裂倒是有利于她壮大自己的国家,至于扶他上位?算了吧,让他们自己斗去吧。如今李朝太子更得民心,朝臣拥护也比三皇子来得强一点,但三皇子心狠,下得了手。两人五五开,估摸他们还得再斗个三五年,甚至上十年都是有可能的。
再来吧,卫将军叛变被斩首了,现在天启能拿的出手的将军就赵合烈一人,面对这种情况,叶锦是很不满意的,她需要人才,不仅需要文能治世的人才,还更需要武能定国的武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