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页

徐凤兰叹了口气,说道,“这不村里要拆迁了吗,为这事儿我都愁得不行了。”

赵明山说道,“有什么好愁的,好,我过去一趟,不过可能要晚点。”

徐凤兰赶紧说道,“没关系的,你先忙啊。”

最近徐副市长一再跟他强调,他们发展小组很久没有出来新项目了,这眼看着就到年中了,再不抓紧就来不及了。

赵明山其实很有点为难,徐副市长分管财务,是他这个财政局局长的直接领导,按说领导安排的任务他必须尽早完成,但问题就出在,徐副市长他不分管市里的经济建设,之前的房地产公司和汽车厂已经让林副市长很难受了,而且林副市长私下里还来找过他两次,虽然没有明说,但话里话外的意思,是让他管好财政局就可以了,其他的事情少管。

当然还不止这些,虽然离年底换届还早着呢,但已经有风声往外传了,徐副市长如此卖力的捞政绩,是为了调到省里去。

人走茶凉这句话形容官场是最为贴切的,徐副市长一走,市里的领导班子也会变动,从现在的形势来看,林副市长以后管财政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所以他是万万不能得罪的。

其实这两年鹿城的经济发展的已经很不错了,有很多大型的国营工厂,私营企业也很繁荣,房地产市场更是火爆,若是从中找到一两个亮眼的项目,也不算太难,但他觉得,这个必要性应该不太大了。

而且上头要提拔干部,的确是要看政绩,但政绩也不是最重要的。

这个道理是他在当上财政局长之后,自己琢磨出来的。

下午四点,他开车匆匆从财政局赶到市政府,经济发展小组是个临时组织,他这个做组长的迟迟没来,其他成员没在会议室等太长时间,都已经回自己的岗位了。

这马上都要下班了,再把人召集起来可就不容易了。

徐副市长对他的工作态度有点不满意,说道,“明山,两点开会你怎么现在才来?”

赵明山说道,“徐市长不好意思,我迟到的确不对,下次会注意的,最近财政局事情多,今天又出了点麻烦事儿,所以来晚了。”

徐副市长问道,“出什么事儿了?”

赵明山说道,“我签字的时候发现有两笔账对不上,虽然钱不多,但这事儿可是大事儿,所以就认真查了查,最后发现是会计的问题,有个起始数字记录错了,导致后面的数据都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