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副校长被侄子烦的不行,但听到他的叙述,也觉得肖姗做的过了点,就说道,“好,我知道了,等我抽空跟小肖老师提一下。”
本来这只是周副校长敷衍侄子的话,但没想到,很快小肖老师就找上门了。
第123章 投桃报李
肖姗并不是一个人来的, 她是和系里的曹主任一起来的,为了落实汽车厂拨款的事情。
大学里僧多肉少,虽然之前周副校长已经主动答应了, 但曹主任还是不敢放松, 写了很详细的申请计划书,里面用到的很多数据都是肖姗提供的。
简单的寒暄客套之后, 曹主任将计划书交给领导,说道, “周校长, 非常感谢你对我们系里的照顾, 这汽车厂能办起来真是太不容易了, 当初学校虽然立了项目,但要机器没机器, 要钱没钱,除了一块空地,什么都没管, 是小肖老师拉来的资金,自己还出了好几十万, 现在好不容易把厂子弄起来了, 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 汽车就下线了, 但您也应该知道, 这机器一转就要花钱, 造汽车是个特别烧钱的玩意儿, 若是学校再不拨款,厂里的日子可就十分难过了!”
曹主任说的有些夸张,但也的确是事实, 别看现在汽车已经下线,而且销售部已经卖了一千多万,但做生意摊子铺的越大,需要的本金越多,不说别的,单单向其他汽配厂订购零件,就是好大一笔支出,高档汽车开发现在还在理论阶段,等到了实验阶段,或者已经开发成功,那生产这一批汽车的需要的成本,那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周副校长没管理过工厂,也没有做过生意,但他管了学校十几年的钱,这个道理当然懂,开办汽车厂前期投入会很高,尤其是在不断开发新产品的前提下。
按道理讲,汽车厂是学校的校办企业,一切费用都必须是学校支持,他也在口头上承诺过,明年会拨给汽车厂五百万的资金投入。
但计划不如变化,谁能想到汽车厂那么短的时间就干出了成绩,预售出去一千多万的汽车呢,在这个前提下,郑校长等其他几个校领导提出取消这笔拨款,他虽然提出了反对的意见,但以少胜多那是不可能的。
最终也只能服从学校的安排。
周副校长接过申请书,简单看了一下就放在了桌子上,满脸笑容的说道,“曹主任,这次办汽车厂,你们系里表现非常突出,老曹,这都是你领导的好,学校已经决定了,会在你的履历上记大功一件,还有小肖老师,年纪轻轻就这么厉害,有能力有胆识,前途不可限量啊,学校有两个省级优秀教师的名额,我已经推荐了小肖老师。“
领导只夸赞却闭口不谈钱,肖姗觉得不对,她看了一眼曹主任,笑着抢先说道,“周校长,非常感谢你对曹主任和我的表扬,既然学校对我们的工作都很认可,那关于汽车厂的拨款,是不是应该更多一些?”
周副校长听了她这话有些头疼,之前侄子说小肖老师很厉害,现在他体会到了。
五百万已经取消了,哪里还会追加啊?
周副校长不免有些心虚,干笑着说道,“小肖老师,你们工厂不是已经预售了一千多万吗,这笔钱你们自己用,学校不会要求你们上交,至于学校的拨款,恐怕是不行了,我这里是没有半分意见的,但是其他校领导不同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