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页

她刚刚吃饱了,实在没什么胃口,拿出平时水果刀切下来一点点尝了尝,感觉也没什么区别,就是一个甜。

肖姗不喜欢吃太甜的东西,无论什么口味的月饼她都很少吃,就是因为这种传统点心实在太甜了。

她犹豫着没给答案,正好此时董莹莹来了,她赶紧说道,“小董你来尝尝这几块月饼哪个好吃!”

和肖姗不一样,董莹莹是个标准的甜食爱好者,她看到月饼眼睛就亮了,问道,“周厂长,这是你买的月饼?现在离中秋节还早呢!”

周副厂长怕她吃不完影响效果,把每块月饼都一分为四,点了点头说道,“是啊,现在私人的食品厂和副食店都很会做生意,现在已经开始卖了,买的人还不少呢。”

也就这几年老百姓的日子好过了,前几年买糖买点心光有钱不行,还需要食品票,工人一个月的食品票也不多,买了这个买不了那个,月饼更是一年才能吃上一次,全家人最多能买两斤,还要留下一部分孝敬老人。

可以这么说,在吃上老百姓亏嘴亏了很多年,建国后一穷二白,好容易六十年代攒了点家底儿,老百姓日子好过了一点,一场大运动都折腾光了,再加上自然灾害,能吃饱肚子就不错了,哪里来的条件吃点心?

人有了钱,第一件事儿当然是把亏的嘴补回来。

董莹莹吃完一块就说句评价,最后月饼全吃完了,她说道,“周厂长,还是后头那两块好吃,皮子香,馅儿也绵软清甜,没那么腻。”

周利军特意把厂里师傅做的放在了前面,是因为一开始吃人的味蕾会比较敏感,但没想到即便如此,还是荣福来的月饼。

他不由自主的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