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c 轮融资在即,威胁到“乎遇”的榜一的地位。
邵杰是“初见”的企业常年法律顾问,而“乎遇”的大股东同时也是“理博 ”潜在的投资人。
余白至今清楚地记得,西雅图事件之后,唐宁就曾对她说过,那个投资人很喜欢邵杰。
“初见”案发两周之前,邵杰跟着投资人去了美国,留下胡雨桐在 a 市做他的后备。
2月14日案发当天,邵杰嫖娼被抓失联,二十四小时之后,又因为证据不足,不诉获释。
至此,两条时间线在此处开始产生交集。
两位观众当然看得懂其中的含义,陈锐开口问:“你的意思是,邵杰出来之后,听说唐宁他们提交了取证申请,为了让警方查不到“乎遇”的头上,所以远程安排了申辉?”
余白不予置评,只是继续说下去:“我不觉得这是一个临时的计划,就像 2 月 14 日这个时间点是早就定好的,为的就是让’初见’在运营上的损失最大化。同样的,怎么转移视线,安排谁做伪证,也是早就想好了的。”
这个人在工程师里最懂法律,也是律师当中最懂算法的那一个。他甚至早就想好了如何脱开自己与这件事之间的关系,所以才有了春节之后的这一趟急匆匆的美国之行。
而在他原来的计划里,想要献祭的也许只是胡雨桐而已。一个一年级的小律师,要是因为 306 条进去了,一点水花都不会掀起来。他完全可以在邮件的 i 地址里留一个漏洞,等出完差回到 a 市,再以这个漏洞为突破口做一个证据不足,把人弄出来,小朋友说不定还得感激涕零。
但凑巧,也不凑巧,一个普普通通的西雅图 cbbg 之夜,居然遇上警察抓嫖。
随后发生的那个隐秘的小事件,余白没有写到玻璃墙上。她把马克笔套上笔盖放回原处,又拉了张椅子坐下,口述给陈锐听。
那是邵杰获释之后第二天的上午,他们在事务所楼下遇到周晓萨。而后,唐宁给邵杰打了一个电话,逼他把实情告诉晓萨。
于是,献祭的人变成了唐宁。
哪怕有数字签名,邮件的 i 地址也是很容易伪造的。而网上犯法的那些事,邵杰都懂。一套技术操作之后,他用唐宁的工作邮箱与申辉取得联系,议价,打钱,传授口供,事情就这样简单地完成了。
至此,整个故事似乎都已经讲完。
陈锐噎了半秒才开口喃喃:“立木所有人的工作邮箱、网站、公盘都是邵杰参与架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