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题了一句,“又是一年春,年年春忆君”。题完之后,她笑意盈盈地搁了笔,静待墨迹干掉。
这是送贺知砚的画。
答谢他隔着千山万水,还惦记着她儿子。
是的,韶音威胁秦锦夜的话,还是贺知砚千里迢迢遣人送来的——他担心她走后,秦锦夜不好好待涵儿,因此叫她准备后手,为涵儿留一道护身符。
贺知砚对宫中局势很明白,他知道皇后和贵妃迟早水火不容,到时若涵儿处境不佳,可借力一用。
韶音改了改他的话,让秦锦夜不敢对她下杀手。虽然她本来也有法子,但还是记贺知砚的情,难为他隔着这老远,仅仅一面之缘,却一直惦记着她母子。
秦锦夜不敢对韶音下杀手,便一直盼着她病情加重,油尽灯枯。
可惜,他等啊等,盼啊盼,几乎每天都做梦,梦到她死了,偏偏她就是熬住了。
两年过去,她的病情时好时坏,但最终总能撑住了,吊着一口气,就是没咽气。
当初给她诊断的大夫,现在被许多人骂“庸医”——人家武安侯夫人好好的,只是身子病弱一些罢了,说人家活不过两个月,这不是咒人呢?
几位大夫很委屈,为自己辩解——明明是武安侯夫人记挂儿子,舍不得咽气,一口气撑得辛苦,当是上天怜悯她母子情深,跟他们无关啊!
涵儿倒是愈发稳重了。
他既高兴于母亲活了下来,又疑惑于曾经母亲的忽然离世。
他怀疑当年,父亲是不是故意跟母亲吵架,但到底没有证据,只是愈发不亲近他。
而跟记忆中不同,他已经八岁了,但是并没有变笨。他的记忆力不仅没有变差,反而如开了灵窍,读书愈发得心应手。
涵儿不想怀疑什么,因为都是没有证据的事,只是更加珍惜这一世的天分,用功读书,已经小有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