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发行国债,设铁道衙门

红楼第一狠人 端台 1246 字 2022-10-06

但响应者寥寥。

最后只有薛家、史家这些跟贾府等关系不错的家族跟着意思性的买了一点,合计也就一百来万两。

“元辅,您说,这蓟州伯(贾琏)到底是怎么想的?竟拿出两百万两,买朝廷的国债,我就不相信真有这么一座银山,可以提供那么多银子!”

镇国公牛清之孙现袭一等伯的牛继宗等一些权贵官僚,此时就对方从哲闲聊起了这事。

“就是,也不怕朝廷不认账。”

理国公家的一等子柳芳也跟着讥笑了一句。

三品威镇将军陈瑞文也跟着说:“没错,也不担心过于露财后,反而被陛下惦记上。”

方从哲则淡淡一笑道:“蓟州伯这也是为了让变法能顺利进行下去,而不得不这么做。如今的大康已非当年,底下在大户人家为雇工雇奴的无地之民如过江之鲫,要想夺官绅之利,就得花大量银子代替官绅去养活这些无地之民,如此才能孤立官绅,成功变法。”

说到这里,方从哲就问:“这钱从哪儿来?”

方从哲在自问后就自答道:“自然是他们这些支持变法的自己掏了。但他们不想只是自己这些人掏银子,想要更多的人掏,所以才想出这么个法子,平白造了这个噱头,想让别的人都把银子砸进去,陪着他们一起变法改革。”

“还是元辅看得透彻,就是这个道理,他们就是想把我们所有权贵官僚拉下水,跟着他们一起在江南搞改革。”

牛继宗说道。

“可我们又不是傻子!”

柳芳冷笑着说了一句,就道:“任他们怎么说那石见银山好,老子就不去买那国债!除非他们来明抢,休息老子掏一两银子出来支持他们变法!”

陈瑞文则嘱咐道:“还是元辅说得对!这个时候,我们可千万不能信了他们的话,去买朝廷这国债,只怕一买就被朝廷盯上,让朝廷觉得我们好像有很多银子似的,而想办法抄我们的家!我们可不是贾家他们,有圣宠在,可以不用担心被抄家。”

“是这个道理!什么狗屁银山,要是真有,早就被挖空了,谁信谁傻瓜!”

众人皆点了点头。

方从哲听后就叹了一口气:“仆早就对蓟州伯说过,二十年内不要对陛下言变法事,他偏不听,如今虽不至于被抄家,但也还是倒贴银子给朝廷,他贾家举家食粥之日不远矣。”

众人皆因此笑了起来。

虽然满京城很多权贵官僚不信任贾琏搞得这一套国家借债集资的方式,但无论怎么说,现在的大康朝廷还是集起了六百多万两白银。

贾琏则建议先派人拿着这笔银子去江南建造一条从扬州到南京的铁路,准备将来在有更多的银子后,就将铁路向北方延伸,一直延伸到京师乃至关外。

而之所以先建造从扬州到南京的铁路,就是为了吸纳江南的大量无地百姓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