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弋满眼不可思议的看着谢蘅,“三郎, 你”
三个月的蛰伏,足以让谢蘅对现在的情况了解透彻。
南蛮铁了心要开战,先不说这个不是谢蘅以一己之力就能阻止, 便是宣帝那边,她区区一白衣, 也说不上这种能决定两国大事的话, 退一步说, 纵使宣帝放心把这种家国大事交给她这样的小辈, 谢蘅还不愿掺和呢。
她之所以去敌营,主要是为了报这具身子母亲兄妹亡逝之仇, 只不过, 凑巧遇到了南蛮策划两国战事,又偶然得知护国公的事, 便是太史纳鲁让人做的,这新仇旧恨加一起, 谢蘅要不做些什么, 都对不起自己蛰伏这几个月吃的苦。
她看着周围诧异的纷纷站了起来的众人,最后把目光放在了为首之人上,恭敬道:“季伯伯, 南蛮与西秦同时对大魏不宣而战,便意味着两国对魏早有打算。”
“此战既已无可避免,三郎不才,自告奋勇取了太史纳鲁首级,但愿没给我军添乱。”
现在在场的人,除开谢蘅外,一共有五人,分别是主帅季老将军,中将郑砚,副将陆平之,校尉楚弋,副尉宋安年。
成功在虎啸关外伏击了南蛮小队后,在谢蘅的强烈要求下,楚弋把她带到了魏军大帐。
现在是特殊时期,楚弋要带上百人出城这事,事先告诉过季老将军,谢蘅选择动手的时辰不算早,差不多就是休息的点,只不过,南蛮这边士兵休息了,大魏这边却因为兵马等各种补给问题,还在商讨后面的对敌之策。
因此,谢蘅到大帐时,人都是齐的。
乍一见面,如何寒暄此处不再多提。
护国公昏睡了五个月,一直是谢蘅的营养液吊着,现在都还未醒来,所以现在大帐内,能做最终决定的,是季老将军。
要说这季老将军,就不得不提到朝廷的安排。
大魏挨着南蛮西秦的州府有三,分别是青州,益州和南越,其中益州最为特别,与两国皆有接壤。
青州刺史蒋勇,护国公萧尚,和沐王手下的傅平生,是大魏常年镇守边境的三大猛将。
先前楚弋与护国公副将陆平之一道上书朝廷,强调益州异样,请求朝廷重新派
人过来,镇守边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