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就如氧气不被人留意,却是生命必要的支撑。

数据同样拥有记忆,二十五岁的我与郁行辰的感情,从我和他的微信聊天记录里多少能窥见一斑。

郁行辰的朋友圈空白一片,不知是与现在的我赌气删光了,还是一直这样人如白纸。

他的头像却是我当时手欠删掉的朋友圈里,那张与我十指交扣的照片。

二十五岁的我与郁行辰几乎每天都有消息往来。

有时是公事,有时是随手分享的天气或是心情,调情,简单却腻歪的“想你”。

郁行辰偶尔会犯咽炎,闻不了烟味,所以二十五岁的我戒了烟。

有些好笑的是,聊天里中午或者晚上吃什么,是平日讨论最多的话题。

郁行辰果然喜欢吃傣味。

二十五岁的我和郁行辰原来也没那么持重死板。

偶尔两人也会对着复制一些蠢蠢的表情包。

讨论吃饭遇到意见不统一时,还会掷骰子,以点数决定赢家。

再向上翻翻,貌似是二十五岁的我出差在外,时间是晚上,郁行辰不知道发了什么,我回复他一句别乱发图片。

郁行辰撤回了消息,打字道:想要你。

在信息的下方随即是一段长达一个半小时的通话。

我停止了窥屏的行为,发散的意识不自觉的胡乱肖想,感觉手机有些烫手。

了解越多,我越觉得奇怪,最初我穿越那天,问郁行辰“我喜欢他”时,他为什么会不确定般的反问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