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玛, 照这样看, 那咱以后不是隔天都能赚60?这样一月下来咱们不得赚一千?”
队员们呆了呆, 随即沸腾起来, 女人们都拍着胸脯表示, 既然这么赚钱, 便不能按原先定的隔天摆一次摊, 而是要每天都去摆,她们有的是力气,完全可以晚上不睡觉磨豆腐做吃食,白天摆摊时眯一会。
鹿崽小脑袋晃成了拨浪鼓, “不行的,这么劳累大家会生病的,生病很难受的,要吃苦苦的药还要打痛痛的针!”
三爷爷也不同意,“不成不成!要这样干,不出三天你们全得累出病,到时不止看病得花大把大把的钱,病好后还得养一阵子做不成活!这样一算,咱们还不如隔天摆一次摊!”
队员们一想也是,便作罢不再提,继续感叹他们怎么能赚这么多。
……
翌日收到消息的禹祈安,震惊不已也激动不已。
他和林海峰协定的每月税收额度是3,如果照每月一千的营业额来算,一个月的税收,足够一个生产队通电所需的各种费用。这样一年下来,全县至少有12个大队能用上电!
禹祈安不可抑上翘的嘴角,在想到另一个问题时,僵了下。
他蹙着眉望着林海峰说:“恐怕你们以后都不会有这么高的营业额了,毕竟昨天是你们第一天开业,凑热闹的人多,但热闹凑过,大家也就不再舍得花钱了。”
林海峰嘴角微勾,“那可不一定,我认为真正的高峰期还没到。”
禹祈安不信,但林海峰用事实证明了自己是对的。
只因前一天购买过的人,纷纷向亲朋传递了消息,在物质紧缺的年代,没有什么比不要票更吸引人了,而且还个不要票还是被官方认可,不属于违法购买,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到集市内。
而来到集市后,面对繁多的商品,看花了眼的众人再也没有了往日一分钱掰成两瓣花的节俭,只要是自己看中的二话不说的就是买,生怕晚一步就买不到了。
故而一张张钱币从大家的口袋,流向了向阳队的口袋。
队员们咧着嘴大笑的同时,心里也不解极了,怎么这些有钱的城里人啥都缺呢?连他们一时心血来潮做的筷子,都遭人疯抢。
被他们问的婆婆,攥着好不容易抢到的一捆筷子,长长叹了一口气,“能不缺嘛?买啥都要票,有时候就算有票,排队排晚了也买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