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筱给了大娃一百两银票,“还有珍珠贝壳,我还要。”
沈大娃把银票收下,又把年前给周氏的四十两要回来,跟着沈大郎陈氏一块去抚宁。
过了正月十五,天气转暖,食肆的客人越来越多。
大丫今年要备嫁,不好一直在外面忙活,就待在家里绣嫁妆,李氏她们忙不过来,就去人牙子那儿买了两个妇人。
多了两个能干的妇人,李氏她们身上的担子一下子轻巧了不少。
沈家农家出身,没那么多规矩,两个妇人也是安分的,相处还算愉快。
算着日子,陈氏他们也该到抚宁了。
临海的小城,要说和盛京有什么不同,那便是风更大些,天更蓝些。
正月二十,海风比盛京正月初一的风还要大。
吹的人头皮发麻。
抚宁县的客栈和别处的差不多,陈氏三人暂且先在客栈住下。
说亲要找媒人说和,陈氏找到抚宁县的媒婆,向她打听了打听适嫁的姑娘。
其中便有郑家女。
“郑家是殷实人家,名声极好,家里还有读书人,郑姑娘大方善良,模样好。要的彩礼倒是不多,二两银子,不过以后逢年过节都得有年礼,常走动。郑家不看重男方家里多有钱,人满意才行。”
陈氏心里悄悄宽慰,不是只要钱胡搅蛮缠的人家。
但只从媒人这里问还不行,得多打听打听。
陈氏把媒婆送出去,回屋喝了杯热茶,她打听了两天,也在街上远远见过郑姑娘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