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洛笑着和赵中意说起办厂的事,“咱山上的好多石头都废了,堆在山上没用,不如拿来卖。”

“废石料谁会要?这种石头也不能盖房子,没用的。”赵中意摇了摇头。

“弄成砸蒜的蒜臼子。”洛洛给赵中意指了条明路,“石头不要本钱,只要弄来几个打孔洗磨的机器就可以生产。”

“洛洛,你这脑子是怎么长的呢?”赵中意猛地站起来,“对,蒜臼子!”

现在的蒜臼子都是粗瓷的,易烂。

后世超市里的蒜臼子全部是用山上的这种石头打磨出来的,能用十几年几十年也不会坏。

而且运输也方便,用草绳子随便绑绑就可以往外运。

也就费个工,费个时,没有一点技术含量。

这活,老年人都能干。

“如果咱们大队要办这个厂,就得把路重新修修……”洛洛笑了笑,“五万不够修路,咱这路如果修成柏油能经得起大卡车那种厚度,最少十来万。”

“所以,赵村大队可以向县府打报告,要求县府援助一些,自己筹一些。”

“然后,我再找报纸给咱们大队宣传一下咱们大队自己修路的典型事迹。到时中意爷披着大红花上报纸,咱这蒜臼子的名声就传遍全国了。”

“你看,五万块钱既修了路,又办了厂,还得了宣传,多划算?”

用新闻打广告,洛洛已经很熟练了。

去年,自家盖房子,赵中意和大队干部一天几趟的往家里跑,她心里记着这个情。

“搞!就搞这个!”赵中意有些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