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是寄到邮局的,需要自己去拿,名字写的也不是姜圆圆的名字,是一个跟着肖卫国混的倒爷的名字,那倒爷不过十几岁,当初做这行的时候,差点被抓,还是肖卫国救了他一命。
自此之后,这小倒爷就跟着肖卫国混了,几乎是肖卫国说什么,他就听什么。
肖卫国做的算是有点起色,每个月利润能有个两百多块钱,三个人分一分,肖卫国拿大头的百分之八十,周游拿百分之二时,而肖卫国那边的百分之八十里,有百分之二十是给姜圆圆的。
毕竟当初,出钱的姜圆圆,周游出的是资源,而肖卫国出的是脑子、人,还有一部分的钱,所以姜圆圆和周游拿的钱是差不多的,而肖卫国拿的是最多的。
两百多块钱,肖卫国能有一百多可以拿到手。
看着已经是笔巨款了,不过依照肖卫国这么跑来跑去,承担的风险,还有其中需要打点花费的钱,并不算是很多。
只是这毕竟是刚开始。
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周末肖山杏去了县城,参加了文工团的考核,很快就收到了通知,招了她进文工团。
这消息可是把村长给乐得不行,直接就请客请吃饭了,这可把杏花村给热闹的不行。
肖山杏走之前,抓着萧软软的手,眼睛里满是热泪,“软软姐,等我出息了,一定不会忘了你对我的好。”
“傻丫头说什么呢,咱们不是一家人么,我不对你好,对谁好?”萧软软见肖山杏哭的稀里哗啦的,心里也有些难受。
肖山杏擦了擦眼泪,“可惜我不能看孩子出生了,等生了一定要给我发电报,我要把第一个月的工资留着,给宝宝买礼物。”
“知道了,去吧,在外面好好照顾好自己。”
文工团是个很好的出路,虽然有萧软软的帮助,但是归根究底,也是肖山杏自己有这个能力。
等人走后,萧软软上下班基本上都是一个人了,因为在村子里,倒也没有人觉得有什么问题,后面又遇到了几次杨运来,敷衍了几句后就把人给打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