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便是这样,若是站到了死胡同口而不自知,再多的努力也只能化作一番枉然。
第29章 王家布庄 是为了去仿制?
夏勤耕之所以搭乘马车同夏晚棠与李淳奕一并来县城, 一是为了帮衬夏晚棠和李淳奕把新院子收拾下来,二则是把那些他从夏晚棠手中收拾到的货都给放到县城。
那些毛巾在乡下肯定是无人问津的,还有那大件的珊瑚绒毯子, 乡下人哪舍得花那么多银子在买个毛巾亦或者是毯子上?
夏勤耕原本已经做好了在县城打持久仗的准备,哪怕每日卖出个一条两条, 那也绝对是大赚的。毛巾还好说,装在背篓里就能背到县城来,一次也能背上不少,可珊瑚绒毯子太大,一次最多背两条, 因而夏勤耕想的是将东西先放在夏晚棠买的那三进院子来, 他每日来到县城, 先去那三进院子里拿了东西再出去卖, 若是有人多要,他也方便跑回去再多拿几条。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春风楼里的姑娘一条毛巾都没买到,全被那中年男人给包圆了。
对于生意人来说,做谁的买卖不是做?一次性卖出去也没少赚一个子儿,倒是省了不少工夫, 夏勤耕何乐而不为?
倒是马车内的李淳奕, 看着夏勤耕将那么多的毛巾与珊瑚绒毯子一并卖给了布庄老板,他眉头轻锁,握着夏晚棠的那只手稍稍用了一下力气,同夏晚棠说,“这布庄王老板一次买走那么多的毛巾与珊瑚绒毯子,怕不是买回去自己用的。”
“难不成他是打算去倒买倒卖?那也由他去了,只要我打算卖毛巾与珊瑚绒毯子, 这东西就是藏不住的。”夏晚棠想得很开。
却见李淳奕微微摇头,“怕是不止。王家布庄卖的布匹可不仅仅是从其它地方买来的优质布匹,还有自家织就的粗布素布,以及现在卖的最好的天青布。仔细想来,我在书塾里念书时,还听同窗说过一桩王家布庄的丑闻。”
夏晚棠挑眉冲李淳奕看去,“什么丑闻?说来听听。”
“书生们最为偏好的天青布,其实并不是王家布庄最先拿出来卖的,而是南明的云州府的苏氏布庄最先制出来的,被天朝盛唐的文相吕太玄看中,点为国子监所有监生的统一着装,国子监因此被称为天青门。”
李淳奕的眉目间流露出一丝难掩的向往。
“天朝盛唐的国子监乃是天下读书人所仰望的地方,藏书千万余册,文相吕太玄更是当世大儒,有口诛笔伐之功,凭借唇枪舌剑斗得元人不敢踏足中元,因此,天下读书人都以天青色长衫为慕,以拥有一件天青色长衫为荣。只是云州苏氏布庄的布匹早就名动天下,哪是寻常书生能够买得起的?唯有富家子弟,才能买来一两套天青色长衫穿。”
“那时,书塾里除了经史儒文之外,谈论的最多的便是天青色长衫,许多同窗甚至立下愿望,中举之日,定要买一身天青色长衫穿,只是没多久,王家布庄便织造出了与苏氏布庄相差无几的天青色布匹,还剪裁成了天青色长衫,价格要比苏氏布庄便宜许多。”
“虽然王家布庄产出的颜色略微深一些,布匹纹路也不及苏氏布庄的那天青色布匹细腻,但胜在价格低廉,寻常人都能买得起。王家布庄凭借仿制苏氏布庄的天青色布匹,赚了不知道多少,单单是县城城郊的布庄染坊,就整整扩大了数倍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