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美术学的角度对这两组画进行了十分全面的鉴赏,语言简练,表述准确,就像一座华丽的房舍,装饰精美。

可他却忽略了最简单、也最重要的一点:地基不牢,再华美的建筑也会垮塌。

即便侥幸稳住,也不过是空中楼阁,难以长久。

台下——

“谁说《校服》没有反转?惊天反转好嘛?!”

“作者到底想表达什么?”

“我觉得刚才说的替身梗虽然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仔细一想也不是没可能。”

“有点画中画内味儿——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看你。”

“只有我觉得画里那个男主角很恐怖吗?”

“嘘!我们说了都不算,听月姐怎么分析……”

江扶月:“作者运用重复的背景,刻意强调校园林荫道这个关键元素,恍然一看仿佛千篇一律,让人产生视觉疲劳。但换个角度来想,不变的背景,才能更好突显人物的改变,让视觉都集中在男女主角身上。”

“另外,第四幅图中出现了第一幅图的缩影,我想作者应该是在强调一种宿命感。当成年的我们已经走过酸甜的青春时光,拥有了新生活与新家庭,这时再回首当初,只觉昨日就在眼前,此刻正当发生。”

“曾经的主角是年轻时的男女主,谁又能保证下一对不是男主眼中看到的那对放学远去的少年少女呢?”

“或许到了诗人笔下只有一句简单的——桃花不知何处去,人面依旧笑春风。”

“最后是我自己对于这组画的感想:年轻时候就要多读书,少恋爱,反正长大以后多半都会换主角。与其投资别人,未来清盘血本无归,不如投资自身,实现增值。我的阐述完毕,谢谢大家。”

一秒,两秒……

安静死寂。

三秒,四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