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你们就盯着奖金,没人往下看啊,前二十名能跟越时签合约,不演出也按月给钱呢!”
“按月给?能给多少啊?”
之前看过越时招聘的人就说了,“咋着也得给一两银子,反正原来就有给一两和二两的。”
按月给?每月能给一两或者二两银子?
“我的娘呦,越时掌柜可真真大方!”
有几个人家的闺女差不多这个岁数,本想着嫁出去能换个几两银子嫁妆,一听这个就眼珠子一转,动上心思了。
“参赛参赛,比个啥啊?”
有识字的就大声念,“五官端正,性格外向,有一特长即可……”
报名时间半个月,也闹闹哄哄了半个月,报名结束后统计好参赛名单,姜阮没浪费时间,初赛直接去听音楼,她让艺人们的老师们当初赛评委,按天付钱。
这几个老师一开始还挺腼腆,等到了初赛第二天,渐渐适应,全都开始享受“大权在握”的感觉。
姜阮抽空去看了几场,给她乐坏了。
有个五大三粗,三十来岁的汉子,先是跟评委们抱了抱拳,道,“我表演扛包!”接着他一口气扛起了十麻袋,从台上走到台下,步履稳健地又走上台。
姜阮找人问了问,这一包大概四十来斤,绑起来的十连包至少四百斤,高手在民间啊,这要在现代,绝对举重好手了。
她让郑樟记了一下,这位大哥可以招过来当保安。
没过多久,又上来个训鸟的老大爷,老大爷挺能干,能让二十来只黄黄绿绿的鸟摆成各种造型,这个属实新鲜,不过很遗憾,越时娱乐不招这样的艺人。
除了训鸟,还有个上了岁数的老奶奶表演称东西绝活,她随手一抓,说几两就是几两,说几斤就是几斤,这个也蛮厉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