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页

最后,姜阮定下了俗气的抽奖大法。

桌子上摆着一沓一沓的抽奖券——其实就是下午剪门票剩下的废纸料二次利用,小纸条不过一节手指宽,细细的,但几百条摞在一起看着却也不少。

在桌面另一边,摆着做工精良的演出门票,除了票价,姜阮还参考电影门票做了正副两联,她在两联中间处盖了越时娱乐行会的印章 。

大周对盗用公印、私下翻刻公印明令禁止,票价不贵,相信不会有大脑进水的老百姓为了逃一两二两的票钱触犯律法,干出那被查出后会蹲大狱的事情。

平安巷。

回到家,司宿换了身衣服开始用晚膳,不知道是下午当街吃饭喝风了还是臭水沟那茬儿过不去了,他夹了几筷子就没胃口了,刚放下筷子,五金脚步匆匆走来。

“公子,江南来信了。”他将信封递给司宿。

司宿撕开,信封里有三张纸,他将信纸展平,一目十行的看完。

信是他父亲和母亲寄来的,也没什么重要内容,他父亲主要是问京城的事情处理的怎么样了,如果事情难办,可向他求助,无需着急回家,事情解决后再回江南即可。

他母亲的信洋洋洒洒写了整整两面纸,别看话多,但只有一个核心内容——儿啊,你到岁数了,赶紧回家相亲、成亲吧,娘着急得不行。

此时的江南司家。

三房的夫妻俩,也就是司宿的爹娘,司盛、连笙。两人在饭桌上食不言的细嚼慢咽,过了会儿,连笙突然撂下筷子,冷哼了一声,瞪着司盛的脑瓜顶。

司盛有所察觉,愈发地底下头,将脸埋在碗中,妻子气不顺,他选择不去触对方的霉头。

连笙被他这副样子气笑了,道:“早知道继承家业如此劳心费神,还不如继续支持宿哥儿去科考呢!眼瞅着去京城三个多月了,我儿也不知吃的好不好,睡得好不好,长没长高,唉,也不张罗着回家看看他的老娘。”

司盛稳坐着吃饭,没言语。

连笙又道:“宿哥儿虚岁都二十了,他的哥哥们哪个不是十几岁成的亲,现下孩子都满地跑了,还有那谁,大房的老二,小妾已经抬进门三个了吧?”

司盛依旧吃着饭,没有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