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页

……

酒楼二楼演员候场的包间内。

人生三大喜事——他乡遇故知,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田掌柜现好似刚刚娶亲的新郎,脸上容光焕发,好似要笑成一朵盛开的菊花,他递上手中红色的钱袋,“姜小姐,这是六十两,您且收好。”

“六十两?”姜阮先是一愣,而后笑了声,“多谢掌柜了。”。

早前她经过二楼走廊时,虚虚扫了一眼,今日十六间包厢全部坐满,田掌柜光是包间费就收了一百六十两,还有一楼大厅内三十桌皆是座无虚席,大概算算,收入应能翻个五六倍。

多赚了几百两银子,就给越时多分个十两——

啧啧,果真是无商不奸啊。

生意人在商场都讲究个“体面”,这体面倒不是身份体面的意思,而是办事上体面、大方,让人心里舒坦——假如合作收益超出预期,那甲方也就是给钱的一方,要对乙方尽职尽责的工作能力有些“表示”。

这体面的“表示”大抵就是送钱送物了。

好比田掌柜和某个供货商合作挺久,双方交易愉快,田掌柜这里一次比一次进货多,那和供货商也可在原来的基础上谈谈价格,是给价降低一些呢,还是多送些添头呢,这都是生意场上默认的规则。

姜阮心里明镜一般,嘴上却笑着客气,跟田掌柜互相商业吹捧了一番,然后收拾东西带着演员们离开。

大家都是商人,在商言商嘛,她倒是不怪田掌柜,不过,十两确实不太够意思,于是临走时多顺了两把古筝。第一回 演出前姜阮找他“借”了两把琴,第二回也就今天的演出前,因女团表演形式有变,她又“借”了两把古筝。

这个朝代一把古筝,只是中低档普通木质材料琴弦便要五两银子左右,四把就是二十两。

田掌柜小钱不在意,比如十两银子以下,可如果是二十两,足够叫他肉疼一番。

姜阮借琴的时候半开玩笑般说了句“掌柜的今日赚得钵满盆满,两把小小的琴必定不放在眼中”,田掌柜“闻歌知雅意”便知道她对营收有数,想来是对十两银子的添头不甚满意,他只得“忍痛割爱”。

还要靠人家越时团队赚钱,能如何呢?给就给了吧。

姜阮一行人离去后,酒楼的客人也差不多走光了,只有二楼一间包厢内的客人还未离去,半晌,他们打开门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