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几日,沈夜澜果然忙得很,城里也因着这些别地迁移来的老百姓,而热闹了不少。
沈巽因此被还被沈夜澜喊去帮忙,若飞若光也就没去上课,孟茯正好将他两人喊来做执笔,自己念着那些小科普知识,一面让兄弟俩轮流写。
若飞还好,她说什么就写什么。
可若光就十分感兴趣,总是打破砂锅问到底,“阿娘,我从前在乡下的时候,也没见着哪家这样种地,您说的这些有什么依据么?”
从前她的确拿不出依据来,不过她如今套种菜苗,不是十分成功了么?于是便道:“你若不信,你哪天去我的菜园子看一看就好。要不是这一阵子衙门里忙,我还要将菜园附近的小荒坡和池塘那一片都买下来。”
买地就好了,买荒坡做什么?若光更是不解:“那荒坡上都是些沙土,想要养肥,不知多少养鸡场的鸡粪泼下去呢。”
“这你就不懂了,买来当然是种果树啊,果树株距那么远,中间都空闲着多可惜,白白长了些杂草,又不能卖钱,所以可以种植一些葱蒜,或是草药也行,就是草药种植周期太久。不过若是懒得种,就把鸡赶紧去,鸡粪肥土,还能捉虫,同样能让果树减少害虫。”
若光听到这里就越发感兴趣了,眼睛都放着光。
所以孟茯说一句,他就要问,严重影响了进程,孟茯就不叫他动笔了,只喊了安静些的若飞,“若飞还是你一个人来写吧。”
一面叮嘱着若光,“你不许插嘴,我晓得的都让你大哥写下了,你自己拿去看,我不知道的你来问,我还是不知道,你自己琢磨去。”
若光果然自己琢磨去了,比如孟茯提了一嘴水稻杂交,可提高产量。可挑选品相好的种子培育。
他竟然就去买了几种本地适宜种植的稻谷品种回来,居然开始催芽育苗,打算自己将那小池塘改成田培植杂交水稻。
好生有梦想,孟茯都没去打扰他。
当然了,最重要的是他有这个探究之心,如此积极,自己作为家长有这个条件就要支持。
转眼司马家第一艘船送来的老百姓安居下来,第二艘船只很快也要到了。
有了第一艘船的老百姓们做范本,孟茯想着这第二艘,沈夜澜不用寸步不离跟着了吧?
可她还是想错了,天生的责任心,让沈夜澜还是依旧跟着下面的小吏们一样,忙得脚不沾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