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页

“我去替你找几个方子来吧,你不会武功,自己制几样在身边,也能防身用。”沈子房记得,这城里有一位旧友就专门弄这些的,不过他那些个做出来,都是倒卖给别人,见不得光的生意。

孟茯忙谢了他,“去学堂里有什么讲究么?你在姜家村的时候,好像都没有什么规矩。”但是孟茯听说要行个什么拜师礼,还要设置香案什么的,要搞得头头道道的。

“那些虚礼免了,这玖皁城书院的先生我大都认识,我明日直接领了孩子交托给他便是,你不必操心。”礼虽不可废,但是如果要让孟茯麻烦,还是算了。

两人商议一新,听着外面孩子们已经自发洗漱要去睡了,也各散了。

孟茯趁着兄弟俩还没睡,忙去找了那半新的衣裳送过去。

敲了门,里头传来若飞的声音:“哪个,进来吧。”

孟茯推门进去,见兄弟俩还凑在桌前那小灯下看书,将衣裳放到床头上,“早些睡,明日先生送你们去这玖皁城书院里。”

兄弟俩听了,甚是欢喜,忙收了这翻得破烂的书本,朝孟茯围了过去确认,“当真么?”

早前那沈大人夫妻也说给孩子安排读书,可孟茯觉得不好麻烦人家,人家又是大忙人,所以就没去提。

至于兄弟俩,如今就想好好读书,前些天听斜对面那书斋里的周掌柜说,南州有个奇才,也是姓沈,就是沈大人的弟弟,十七岁已经三元及第了。

不过人家不做官。

但若飞和若光觉得沈先生也一样厉害,只是他没去参加科举罢了。

而且将来若飞和若光却是要打算做官的,只有做了官,有名又有利,方能过好日子,受人尊敬,不会再像是从前在姜家村一样,处处叫人欺负了。

更不要孟茯为了几个钱,半夜里顶着风雨去给人问诊。

他们看了,心疼得很。尤其是孟茯与他们又没半点血缘关系。

所以要出息,这读书是唯一的途经,他们也不求能像是那位沈公子一般十七岁就能如此出息,只求得了沈先生十分一的学问,就敢上考场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