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章
她回了,忙着去镇子上买米,今儿正逢着赶集,想买些去年的陈粮。
今年的麦子好,去年的陈粮也就便宜。
手里就攥着这么点钱,她得精打细算些。
昨儿还算上清冷的镇子,今天十里八乡,还有县里的货商都来了,街上到处摆满了摊位,下脚的地方的都没有,到处热热闹闹的,人声鼎沸。
她一面问着去年陈粮的价钱,一面打听镇子上的新鲜事儿,其实就是想知道那货郎现在什么状况,会不会来找自己报复。
却没想到货郎昨日被自己砸伤了脸,那巷子又清冷,便被野狗闻着血腥味过来,往脸上舔了两口,睁眼醒来看着一双红彤彤的眼睛,就给吓疯了。
疯了正好,省得自己整日提心吊胆担心他上门报复。
寻了七八个摊,价格都相差不了多少,孟茯便想着,不如等夕阳落下时再来吧,那时候必然更便宜。
可现在也不能回去,也就在街上瞎逛,想着兴许能捡漏什么的。
今早听族长大爷爷说,学堂重新开起来是板子上钉钉子的事了,他连先生都找好了,是隔壁八里铺的落榜先生,姓柳。
四十出头,考了几回仍旧不得志,心灰意冷打算做这教书活计,混口饭吃。
但他性子听说是有些不活络,所以镇子里学堂里不愿意要他,才叫村里捡了这个便宜来。
既是要读书,那笔墨纸砚总会用到的,正好逢着赶集,县里来摆摊的读书人也不少,她便寻了个看着周正些的摊位。
“这砚台多少钱?”她捡起一块砚台,自己其实是看不懂的,但还是装模作样瞧起来,生怕对方坑她银子。
对方垂头专心作丹青,听到她问才抬起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