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还是教研组利润更大,当然筛选要求更严格,至少听说她高考分数才629的时候,同组的几个人就有点不高兴。

齐声干脆道:

【这是我未来行初国立大学的校友。】

群里反响寥寥,但池迟归稍微明白了自己的定位:关系户。

一共三位行初国立大学学子,其中两位合伙赚钱不带她,岂不是有点得罪人?何况她还在另一个补习班里,万一成为竞争对手打对台,岂不是很大削弱他们的竞争力?

三位行初国立大学录取生联合办学,听起来更有吸引力,还从根源上避免了恶性竞争。池迟归。吉祥物罢了。

之后的一个月在补习中飞快过去,等齐声问她定了哪天的票时,池迟归才反应过来:已经八月下旬了,报道日就在眼前。

齐声和刘岳弩都订了从潞城飞往首都的机票,8月30日从安宁出发到潞城,住一晚,早晨八点飞机飞首都,十二点抵达首都北苑机场,刚好可以91下午抵达学校。

在潞城住一晚,总比在首都住一晚划算。

池迟归既然收到了邀请,就跟他们一起走了。

订好了车票,机票和酒店,可惜三个人订票都没在一起,座位也相隔甚远。

在那之前她得赶紧准备自己的档案和户口。齐声和刘岳弩的档案户口都是家长代办的,池迟归身为孤儿。只好自己去跑。

不过也还好。她的户口只有单独一页,携带原件到学校换新户口就好。至于档案,刚从学校挪到福利署没多久。人家正等着帮她做迁移呢!

办业务的大姐还批评池迟归:“你说你呀,怎么不早来。要不是我们都知道有这么个小丫头考上行初国立大学一直没来办手续,你来弄手续起码也要一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