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页

长大,就是曾经那么认真的想法,变成了一笑而过的幼稚。

而那些个认真的幼稚念头,却也变成了年少时最滚烫的记忆。

她和爸爸说:“爸,高三这一年,让陆叔多去看看陆风吧,您要有时间,也去看看他。”

凌晨的上海,依然潮湿闷热,几无温差可言。尽管很疲累,却仍旧睡不着。

爸爸这会儿住在了学校指定的酒店里,明天就坐火车回去了。

第二天下午,他送爸爸去了火车站。下了雨,轰隆隆的雷声在高耸的楼宇间游荡,闷闷的。

爸爸一路上嘱咐了她好多话,她都一一点头说记住了。后来爸爸回家后写了信给她。信里说,女儿长大了,送他的时候,像个大人。但他不知道,那天她从火车站出来后,天快黑了,雨还在下,路灯一盏盏亮起,她走上一座过街天桥,行人都打着伞快速从她身边走过亦或跑过,无人驻足,只有她在天桥上久久停留,望着夜幕下的城市。

很久没有哭过了,她以为她会在爸爸走后偷偷流泪。手触及眼下,湿的,却只是雨水。

上海的街头,多是婀娜的梧桐,再不见挺拔的杨树和松树。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孤单,是那一刻最真实的感受。

想家人、想陆风、想朋友。

想他。

来这座城市,也是为了他。

安安高考这一年,是省内第一次先估分后报志愿。大家对估分都经验不足,大多估高了分数,只有她,估了658分,分数出来就真是658分。有运气的因素,主要还是因为她在对照答案前,按记忆重新做了一遍题目,文科大题列了自己的答题点。再对照正确答案时,就少了很多“好像自己就是这样答的”错觉。有的科目没有误差,有误差的正负恰好抵销。分数出来后,大家都对她佩服得五体投地。报志愿时,大家都以为她会去北京,她起先也确实报了北京,但却突然回了趟家,和爸妈商量后,改报了上海t大。爸妈一向不太干预她的决定,但学校和老师很不满意,找她谈话几次,她都坚持了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