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和三年,司礼监的掌权者是昔日效忠杜银钗的梁覃。
当年他选了一条正确的道路,早早的投靠杜氏,果然在先任帝王驾崩之后,斗倒了曾经宫内风光无限的方涵宁,成为了司礼监秉笔。
毫不夸张的说,在他这个位子,王朝的命脉有小半部分都捏在他的手上,这天底下唯有他才有资格与内阁争辉。
这三年来的惬意生涯之中,唯一让他感到不安的就是小皇帝。
梁覃知道杜银钗的厉害,当然不会去蠢到轻视杜银钗的女儿,年幼的宁康公主与她的长姊不同,看起来温顺荏弱,可那双眼睛像极了其母。
假若当年登上皇位的是嫡长女荣靖,那么她绝对会风风火火的就开始争权多利,凡是不服从她的,都会死在她的剑下,或者说荣靖本身就是一柄利剑,带着血腥与铁锈混杂的气息,使人畏惧不敢靠近——而宁康宛如是一捧丝绸,摸着质感极佳,让人舒服,不知不觉中丝绸成了缎带,勒住了人的脖子,且越来越紧、越来越紧,被勒住的人想要挣扎,却发现手脚都已被捆住。等到那人死了,丝绸却还是干干净净的。
总之母女三人,都不是好伺候的主。
嘉禾会对二十四局发难,这是梁覃早就预料到的事。他有属下急急忙忙赶来问他应如何是好,正低头临摹颜楷的司礼监大太监轻轻摇头,待到笔下一个“顺”字完毕,他说:“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尔等若在寻常事日问心无愧,此刻又何惧陛下?”
“可……”跪地恳求梁覃的太监们心有不甘,急忙道。
“我等问心无愧,就怕莫须有之罪。”
“梁先生,咱们这些人俱是一根绳上的蚂蚱。那几个词怎么说来着,休戚与共、唇亡齿寒——”
“何况这宫里又有谁是清白无辜?”
梁覃耐着性子听他们七嘴八舌的哭完,末了用笔轻轻往窗外点了点。
他指的是慈宁宫所在的方向。
太后不会真的就这样容忍自己的女儿夺去她手中的权力。
她知道什么时候该适当的放权,嘉禾搅动宫城风云。她一直作壁上观,就是默许的态度。可一旦嘉禾玩过火了,越了她心中的界限,那么她一定会出面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