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现在的生活是自己在庄子里、店里挣来的,谁的都不欠。可以抱有善意和同情理解,但不必在他们面前觉得惭愧。”
卫栀走到长桌中间,拿起有些重的长勺用力敲了敲。
大家都看得出来在场那几个管着吃食的都听她的,聚在一起吵吵嚷嚷的人群静了静。
卫栀在短暂的安静里说道:“麻烦大家排成六列,老弱妇孺在前,早些排好大家也早些吃口热的。”
“凭什么她们在前面!”前排一个皮肤黝黑精瘦的男人立即反问,带得几个人开始重新喧闹起来。
卫栀声音不大,也不像沈云松那样着急,只是平静地说:“因为你们一路上过来,应该已经死了很多老弱妇孺了。”
这句话像是往所有人心里敲进了一颗钉子,吵嚷的声音瞬间静了下来。所有人都开始默默排队,原本在前排的人也或主动或被动地退后了。
终于,小萱的妈妈带着人一大早就开始准备的馒头和粥开始一一发到这些衣衫褴褛的人手里。卫栀和沈云松也在帮忙。
这里的近两百人,老弱妇孺的确实不多。也许一路走到这里的每个人,都在路上失去了自己的某个甚至所有家人。
一路流亡,成年男子也确实更能撑下来,就像聚集在长乐县附近的这些人一样。只是王平他们有点不同。
当时王平带着一村八十三人走到庄子附近时,只剩下十五人。除了他和弟弟王磊正值壮年以外,剩的是上了年纪的明叔,四个妇女,四个姑娘,三个少年,和一个不过五岁的小丫头。
卫栀问过小萱才知道,因为生活在边陲小镇上,他们村很多成年男子都去参军了,但再也没回来。剩下的人就跟着王平一起带着自己的家眷和没了男人的孤儿寡母一起逃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