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页

其实他也无数次给上面上折子,建议放开两国的通商,但上了这么多次的折子都石沉大海,便一门心思的搞活县内经济和县内的基建。

有了他的默认,每年都会有大量的牛羊流进宁常县,成为宁常县百姓餐桌上的菜。但也有大量的粮食和茶盐,流到了鹿国。

余小山犹豫了一下,便如实说道:“大人,草民其实是亲眼所见的,鹿国大量的草场被啃食,到处都是兔子打的洞,很多牧民的牛羊都饿死了一大半”

余小山说到这里,一旁的邓老头儿嘿嘿嘿的笑道:“大人,这个姓余的小子说的估计是真的,今年从鹿国过来的牛羊比往年少了很多。之前我还以为是关口戒严了,那些人才没能大量的把牛羊肉给弄过来,现在看来不是这样。”

对于他们的话,柳天佑没怀疑有假。因为这几年,柳天佑自认自己的思想工作做得相当的到位,宁常县内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建设家园,人人有责’的标语。

可以说宁常县的农户们可能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识,但绝不会不认识这八个字。这也是余小山发现两个多月没下雨,都会想着到县衙里来提个醒的原因。

柳天佑:“兔灾的事我记下了。另外,两个多月没下雨的事,我会让每个村再挖一口深井预防万一。”

其实宁常县内的四十八个村寨,每个村寨都有一口深井和两口浅井,就是担心发生旱灾时没水喝。看来这光有人吃的水和牲畜喝的水还不够,还得修几个水库存储灌溉用水。

等把县城里的路修好,下一步就该计划修几个水库了。

几人齐声道:“大人英明!”

柳天佑摆摆手,温和的说道:“还是那句话,‘建设家园,人人有责’,宁常县想要过得好,还得靠大家一起努力才行。”

“是,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