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页

三兄弟回去的路上,杨平安不解的问道:“大哥,你为什么要把侄儿送到天佑身边做小厮?”

杨保安白了他一眼:“你个傻子知道个啥?天佑这才读了几年书就考上了秀才,说明他以后肯定能更进一步,以后成为官身也不是不可能。

你再看他身边那个小厮的气度,是不是与一般的小厮不同,说明他是识字的。我家小三要是跟在他身边,不仅能识字,以后的前途也差不了。凭小三的机灵劲儿,再不济,也能谋个小管事,好好的教养下一代。万一能培养个读书人出来,我们家就能改换门庭了!”

杨平安:“大哥,侄儿要读书,我们也可以送侄儿去书院读书啊?以你们家的收入,完全可以供得起,何必大老远的送到天佑身边?几年都看不到一回。”

杨平安没懂起他大哥的意思,一旁的杨林安却明白了,解释道:“小弟,这同样是读书,可跟着谁读书的结果却是不一样的。

万一天佑以后当官了,接触的人是我们永远也接触不到的,侄儿在这样的环境下,学到的本事可比在书院里强多了。还是大哥的脑子转得快,早早的求了天佑把侄儿收在身边。”

杨平安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那我家老二也挺机灵的,我也去求天佑把他收下。”

杨林安:“我看可行,小弟你跟天佑的关系比我们好一点,你去求他,他定会同意的。”

“嘿嘿嘿”

“说起来,还是榔头最聪明啊,娶了天佑家的二姑娘,以后家里要发达了。”杨保安感叹的说道。

杨林安神色一暗:“这都是命谁叫我们摊上了一个不醒事的隔房妹妹大哥,这段时间可得把小梅看严一点,别让她跑到天佑跟前去闹。”

杨保安点点头,“我知道了。”

翌日,杨平安果然带着他二儿子找到了柳天佑,求他把自己二儿子收在身边当个小厮。

柳天佑念在他们以前的情份上,收下了杨平安家的老二杨和松(今年十三岁)。而杨保安家的三儿子叫杨和文,今年十四岁。

第68章 068 再见杨小梅,对孩子们说出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