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一斤四文的价格批出去,我们还有的赚吗?”
“有,赚得不多。我们的豆子买成两文一斤,加上调料什么的,成本要三文半左右,还能赚半文。这一斤看着赚少了,可是量一上去,一样能赚不少。最重要的是,我们不用到处跑就能把银子赚了。”
柳莲:“爹,我们直接到村民手里去收豆子,是不是就能降低成本了?”
柳天佑想了一下,回道:“能是能,就是要花大量的人力去收,这无形中增加的成本,其实跟直接到粮食铺子里买也差不了多少。而且粮食这一块儿的饼子太大,我们家人单力薄的,还是不要参与的好。不过,我听说北方有一大片一大片肥沃的荒地无人耕种,我其实更想把这个豆豉作坊搬到北方去。豆子种出来直接加工成豆豉,赚得就更多了。”
马桂花插了一句,“北方?北方的冬天可比这里冷,冬天好几个月都是大雪,哪里也去不了,只能猫在家里。”
“娘你去过北方?”他诧异的问了一句。
“儿子你不记得了?我们老家就是在北方。”
“我不记得了。”
“你不记得也很正常,我们逃难到这里安家时你才四岁,哪里还记得这些。”
“婆婆,给我们说说北方的事,那里的冬天雪有多厚?”柳蓉好奇的问道。
马桂花指着一旁的柳兰道:“像小五这样高的出门,肯定会被直接埋在雪里找不到人。”
“这么厚?天啊!这雪也太厚了,冬天不会冷死人吗?”
马桂花点点头,“会,我记得以前的村里,每年冬天都要冷死好多人,大多都是老人和孩子,所以我和你们爷爷在这里安家后,就再也没有回去过。这里的冬天再冷,都没有听说过冷死人的。”
“娘,老家还有亲戚在吗?”柳天佑问了一句。
“不知道,你爹上面还有两个哥哥,堂兄弟这些就更多了。当年家乡闹旱灾,我们出来逃荒,路上失散了,这么多年我们也没有回去过,也不知道他们还活着没有。”
“娘,你想回去看看吗?你娘家还有人在吗?”柳天佑又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