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1页

她主张按兵不动。

萧靖承在这些事上,都听她安排,果然不行动了。

薛池心中却是五味杂陈。

不过,他的确在背后站了很久,应该站到前面去了。

京城今年特别冷,刚到十月,寒风刺骨,湿寒湿寒的气候,让薛湄不敢出门。

太子去襄城征粮,一个月之后顺利办完了差事,回到了京城。

征粮很顺利,襄城各处的粮仓也充足,皇帝听闻了,打算下旨褒奖襄城知府。

不成想,薛池却有密报。

他没有当着朝臣的面说,而是到了皇帝的御书房,把他知道的情报,都告诉了皇帝。

皇帝听罢,心中骇然。他登基六十余年,其中亲政就有四十七年。

这四十七年里,从来没发生过这样的事——或许早就发生了,只是他不知道,也正好没出事。

要不然,襄城上上下下将近一百名官员,如何做到守口如瓶,娴熟如斯的?

皇帝从这件事里,又想到了天下吏治。

吏治已经腐败到了如此地步吗?其他地方呢?

“朕会派人去查。”皇帝咬牙切齿,“若你诬告,你便滚回封地去吃沙子!”

薛池:“是。”

皇帝派了两名心腹大臣,又让魏公公协助,连夜悄悄去了襄城。

他们带了两百侍卫,个个武艺高强,带着皇帝的圣旨,秘密办差。

襄城那边,措手不及。

魏公公虽然位不高、权不重,但他忠心耿耿,又在皇帝身边多年,见惯了风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