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页

跟宋代的盐引差不多。

薛湄点点头。

“我想请求陛下,让我用一石粮食换五十斤盐。”萧明钰道。

一石粮食约莫160多斤,才换一斤盐,可见盐有多贵。

而萧明钰要的,是五十倍的利润。

“倒也不少。”薛湄说。

萧明钰微笑:“的确不少。我们说好了,要分一成利给你。湄儿,你可以用一石粮食从我这里换五斤盐。”

薛湄:“我不想要自己做买卖,你替我做就行了。”

萧明钰道好。

翌日,朝堂之上,萧明钰果然说了自己的要求。

他的要求有点苛刻,但不少朝臣为他说话,再加上皇帝偏心他,认为给自己侄儿五十倍的利益不算什么大事。

萧明钰的要求,很顺利通过了。

盐本来就是暴利,哪怕一石粮食换一斤,也有赚头;而小郡王换的,不是盐,而是盐引。

盐引有点类似后世的股市,它可以溢价。

小郡王是这方面的老手。

他一边派人培育苜蓿,准备开荒阎王滩,一边卖官盐,收入不菲。

他分一成的利润给薛湄,让薛湄每个月的进项从二万多两变成了八万多两。

戴妈妈去对账的时候,回来就惊呆了。

“大小姐,咱们什么也不出,就拿郡王这么多钱财,将来如何收场?”戴妈妈是个老实人,她有点不太放心。

薛湄:“我岂会什么都不出?我给小郡王出的主意可多了。”

“老奴知大小姐的本事。可……老奴心里总是不太踏实。”戴妈妈说。

薛湄笑起来。

的确,两年前她们还为了三十两银子哭泣;现如今戴妈妈手里拿着的零用,就有上万两,更别说每个月交给薛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