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页

咸鱼被逼考科举 清涴 1398 字 2022-10-06

小侯爷不能亲自到场不要紧,到时候放个香案,意思够了就行,就是想取个好彩头。

后来的每一年红薯丰收之际,百姓们都会来上这么一出,都成一项风俗了。再后来便逐渐演变成谢农神的活动。就算很多很多年后,大宣朝都不复存在,这项活动也长久长久地传承了下去。

至于谢的那个农神是谁?当然是虞衡。

文官封神,虞衡的名字,甚至比大宣朝所有的皇帝还响亮。

当然,这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只说虞启昌听了百姓们对他的吐槽后,心下还怪郁闷的,原以为自己是家中的顶梁柱遮风伞,却不成想竟被儿子超过了?虞启昌的心情很是复杂,有点酸涩怅然,更多的则是自豪。

沈氏就直接多了,将虞衡夸了又夸,“今年不用说,指定是个丰收年。据说啊,光是京城的红薯产量,就有将近两万斤,试验田那边土地肥沃,亩产都往两千三四上走了,就是一般的地,也有个一千九百多斤,街头巷尾都在夸你呢!”

虞衡还怪不好意思的,挠头笑道:“先前都夸过一轮了,怎么又开始夸了?再说,我不也得了实惠吗?没必要再出这个风头。”

“这我哪里管得了?百姓们发自内心的感激你,我还能捂着他们的嘴不让他们说话不成?”

这等夸他儿子的好话,沈氏哪里会拦着?这几天她天天让人去打听民间消息,听了百姓们对虞衡真情实感的彩虹屁,一天都有好心情。

乐完这一遭后,沈氏又叮嘱虞衡,“你二姐这会儿正在坐月子,不好过来当面向你道贺,给你送了份礼物来,是她亲自为你做的一双鞋,我让人送去你院子了,你好生收好。”

虞衡当即一笑,“难为她还能做双鞋,当年绣个荷包都能把双手扎满血洞,二姐这针线活见长啊!”

说罢,虞衡又道:“不年不节的,我也没出新风头,有什么好贺的,做月子还动针线,多伤眼!”

“知道你心疼你二姐,放心吧,这鞋子是她早先备好的,就等着这时候给你道贺用的。”

虞衡不由摇头失笑,“这么点小事,偏她巴巴惦记着。小外甥女还刚出生呢,在我身上费什么心。”

虞娇半个月前产下一女,如今膝下儿女双全,倒叫不少人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