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页

嫣儿的话还没完,不顾怜儿在旁边悄悄戳着她,开始谈论起来:“说来,原以为今日只有侯府世子来接人,没想到多了一位将军府的小侯爷。”

“小姐,咱们呆着的苏州够人杰地灵了吧?可是陪着小姐少爷出府见过的公子们,竟是一个都比不上这两位呢。尤其是那位小侯爷,在此之前,嫣儿绝对想不到,世间竟有如此人物。看来这京城,果真藏龙卧虎,全是青年才俊。老爷这时任职上任于京城,那可是太好了。”

陆三娘听懂了她潜藏的那层意思,可是对于这个她没有多想,而是注意还在她们提起的那个苏琅身上。

她帷帽上的薄纱是苏州有名的织造物,不仅能遮挡住别人的窥视,一点也看不见她的本来面貌,而且十分透气,她透过轻纱去看人,也能瞧得一清二楚的。

在丫鬟们搀扶着下了船,走在父母身边,她一抬头看到的第一个人,就是这位将军府的小侯爷苏琅。

不是他走到前面或是如何,而是他站在那里,本身就不容忽视,是人群中最显然的一个。即使是被人赞誉有加的冷面俊俏公子陆颜冰,她的堂哥,在他旁边都失了色。

那男子不只是容貌,对方的气度和神态,一举一动,都透露着不经意的贵公子气质,引人不自觉看向他,可是他又不像是那些自视甚高的人物,反而看上去更随和一些,带着几分对待发生何事都浑不在意的肆意洒脱。

他身上没有父亲堂哥那样的官场的刻板气势,却也不怒自威,叫人不敢小瞧了去。

第一次见面,陆三娘对于这个人的感观不错,应该说是很好。

不否认有那张脸的加成,但更多的是他本身这个人,短短一面留给她的印象。

不过,她也曾在父亲和哥哥那听过苏琅的名字,对此评价,却是好坏参半。

他们不认同他的不入官场,认为男儿就该步入朝廷,为皇上百姓效力,可是又认为他不是那些真正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有才有能力,人也活得比一般人通透,一些比他年长的人都不如他想的明白,更何况同龄人。只是可惜,这人没用到了正途,只知吃喝玩乐,实是浪费!

远在苏州,他们能这么了解苏琅,也是托了堂哥陆颜冰的福。

早几年父亲就有意回京,因此时常和陆颜冰堂哥书信往来,问候关心的同时,也是想通过他清楚些京中的局势和各府上情况。

上次陆颜冰办事完成路过苏州,父亲还留他许久,父子俩加上一个侄子,三人不知道畅聊了多少次,因此也对他更加欣赏,连带着他关系最好的表弟,也是知己好友苏琅,也从他的嘴里知晓了不少关于这人的为人处世。

爹和兄长的眼光,陆三娘从来都是坚信不疑的,加上她这位可靠的世子堂哥保证,因此她相信他们口中的苏琅,就是他本人原本的模样,也因此没有一般的偏见,认为他是京城最有名的纨绔子弟就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