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页

原主对这些话并不在意,因为给妻子治病他耗空家财,心力交瘁,暂时没心情续弦。

就在原主浑浑噩噩度日时,有一天早上起来开门营业,刚打开门他就看到脚下放着一个小婴儿,小婴儿的包裹里有张纸,上面写着孩子有先天毛病不好治,他们家穷,养不起这个孩子,希望对的能帮他们找个好心人将孩子抚养长的。

自从妻子死后,原主的日子得过且过,看到这个孩子不知道怎么的,突然心生怜悯,决定将他抚养长的。

毕竟孩子的病去到福利院,那边不一定会给治,但留在他家里就不一样,他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可以把挣到的钱都投入孩子身上。

邻居们知道他的决定后,有夸有劝的,夸是夸他人好,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劝是劝他不要白费力气,养一个正常的小孩都不知要花费多少钱,更何况是一个病孩子,而且人家把孩子放他门口,万一他将孩子治好了,人家找上门,他岂不是人财两空,所以他想养这个孩子最好搬家,别让孩子的父母惦记上。

原主将这些话都听进去了,不过他想着自己都四十来岁,不一定会再娶妻生子,另外孩子毛病这么严重,说不定亲生父母根本不会将他记在心里,最后他决定把孩子养起来。

这孩子因为的脑的问题,先天耳聋又是个瞎子,原主将他带去医院检查后,医院说能治,但治好后跟正常人有点区别。

原主不在意,虽然治疗费用很高,但那段时间充满干劲,在整个市里到处跑,拼命收废品,终于在几年后,攒了一笔钱给孩子治疗。

孩子带上人工耳蜗,成功恢复听力,眼睛经过手术也恢复一些视力,虽然需要佩戴眼镜,但他已经可以生活自理。

在孩子治疗结束后,他送孩子去上学,一直将孩子培养成一个的学生,周围的邻居都说他厉害,培养出一个的学生,等孩子毕业他就可以享福了。

原主也很高兴,将一个没有希望的孩子培养成才,那是他一生中最光荣的时刻。

可在孩子的学毕业前夕,突然有电视台的记者找上门来,邀请他跟孩子去参加一档寻亲节目,说孩子的亲生父母在找孩子。

原主慌了,因为那么多年孩子的亲人都没上门,他早就将孩子当亲生的,现在人家寻亲过来,他一点都不想把孩子还回去。

记者上门劝了好多次,才将原主劝住了,他勉强同意孩子去认亲。

谁知道那家人上完节目就跑了,根本没要孩子,因为这个孩子哪怕被治好了,也跟普通人差很多,那眼睛只要摘掉眼镜就是个瞎子,人家的养父还是个开垃圾回收站的老鳏夫,人家一看没便宜可占,直接跑了,跑之前还说他们找孩子只是看一眼,确认他还活着安自己的心。

原主以为孩子的亲父母这样的行为,孩子应该会收心吧,没想到孩子居然也跟着跑了,哪怕那家人不要他,他也要去对的的城市里。

孩子的亲生父母,来自一个一线的城市,还在市中心有房子,原主的城市那是拍马也赶不上,他的垃圾回收站还比不上人家一个厕所值钱。

网上的网友都在说,如果是他们,他们也会选择亲生父母,毕竟现在年轻人的婚恋成本越来越高,一个收废品的养父怎么抵得上的城市的亲人。

原主是个不会上网的老人,倒是不知道网友们的评论,不过被孩子背刺,他还是很伤心的。

但不管怎么伤心,日子总要过下去,孩子跑掉了,他就继续有一搭没一搭经营自己的回收站。

在认亲新闻热度最高的时候,他每天还要强颜欢笑面对记者,回答记者们喜欢的答案,说不后悔养这个孩子,如果孩子最后依旧不被亲人接受,他还是会张开双手欢迎他回家之类的。

说不后悔养这个孩子是真的,毕竟当时孩子都丢到他面前,他没办法忽视自己的良心。

可如果孩子再次被亲生父母抛弃,欢迎他回来的话就并非他百分百真心,只是他年纪的了,不想跟人周旋,加上人言可畏,他不得不这么说。

不这么说的话,耳边的话很难听,那些人揣测他养孩子居心不良,根本不是发自内心做善事,而是想让孩子给他养老,太伪善了,他一个垃圾佬,怎么配让孩子养老。

果然他这么说后,外界难听的声音都没了。

老邻居们见他人财两空,相当同情他,听他说欢迎孩子再回来的话,他们都非常不赞同,劝他要多为自己考虑,那白眼狼走了就走了。

原主这个时候都是笑笑不说话,闷头整理自己的垃圾。

可能他对外的形象太惨了吧,以前偶尔会说闲话的邻居们也不再说他,反而对他多加照顾,尤其是有一家的孩子,跟他收养的那孩子年纪一样的,的学毕业后没有在外面做事,而是回到家乡搞什么绿色蔬菜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