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拒绝了:“不用,我还是更喜欢拍自己编的故事。”
自己编剧更自由,可以无限调整打磨剧情,这是创作的乐趣。
从艺术家角度看的话,杨树开拍《三体》不过是用影视呈现别人的作品,这是个工作,不算是有多大价值的创作。
所以不会编剧的导演恐怕很难成大师,这也就能理解为什么艺谋、凯哥这样的大导演成名后非要插手编剧工作,编得再烂也不听劝,因为这是他们的最后三公里路。
杨树自编自导自演,不存在所谓最后三公里,因为他距离成为大师还远着呢,何止三公里。
如果目标是电影大师,他甚至已经走错了路,在商业的路上走太久了,南辕北辙。
甚至娘娘和天仙都认为他浪费了才华,原本可以在影视界得到更高的定位,而不仅仅是票房导演。
然而就像涛姐说的,每个人都得尊重当初的决定,种什么种子结什么果,有一好没二好。
命运不是剧本,可以任意地修改,杨树拥有过重写的机会,现在回头不满意的地方很多,却也无能为力,或者不愿意去修正。
回首都这四天工作安排得很满,周日、周一连做两天《我是艺考生》,把学员选出来然后分组,周二就得赶回剧组继续外景拍摄了。
不过回去的队伍将非常庞大,20名学员选择出来并分组后,第一阶段的培训并不是上课或者到各自辅导员的剧组实习,而是在涛姐、江诗语的带领下先,浩浩荡荡先到四个辅导员的剧组都转一圈观摩。
这当然是为了节目效果,同时也宣传四部作品,这是与辅导员们的协议,所以一开始就该把这些内容端上来。
另外也是从经济利益出发,必须得这么做。
节目立项一公布,各种广告赞助如潮水般涌来,如果全都代言了价值有数亿。
然而没有可能全部代言,节目不能变成广告堆砌的容器,再说有些广告也有要求,比如超哥参与的跑男就是某牛奶独家冠名播出,以至于牛奶无处不在,连他都时不时在镜头前喝两口奶。
杨树也不允许这样涉及考试的节目过于商业化,不准在学生培训、选拔的镜头里有产品广告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