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丁谓因为没钱买房,所以只好在水柜街买了一大块地皮。可这个水柜街可不是什么好地方,那里地势低,经常积水,房子太过潮湿,所以一般人都不爱住那。江皖猜想那块地方可能有点像现代的威尼斯水城。
后来这个丁谓买了地后,在集溪观挖了个大水池,一方面可以把水柜街的水引到水池中,另一方面可以把水池挖出来的土抬高水柜街的地基。最后,这个丁谓居然还上奏宋真宗,让他把水柜街附近的保康门作为交通要道,而且还真就让他给上奏成功了!
从此之后,水柜街的房子价值猛涨,而拥有一大块地皮的丁谓成了最大的赢家。
江皖当时看了都不禁咋舌,这人放在现代也妥妥是个炒房大户啊。
不过现在,江皖心里算了算时间,如今都1032年了,他早就被贬官了,如今该在光州。或许就是因为这个,所以水柜街空出不少房吧。
那王家大郎还算个实诚人,在和江皖介绍过后,带着江皖去了一趟水柜街。
江皖一边走一边观察着,这水柜街和其他处还是不能比的,单单两旁的屋子就较为破旧。还有这道路,虽然丁谓整修过,但如今看着还有些潮湿。
“江小官人,这地上有水是因为昨日晚上下了些雨。不过我带你去看的那个宅子在巷尾处,那儿地势高些,会好很多。”王家大郎见江皖面色不虞赶紧解释。
江皖点点头,然后随着他进到一个胡同里。
她进来后倒是有些欣喜,这个胡同和外头不一样,这里地上铺着石板,而且胡同最里头还有一棵大树,抽出枝丫,看着就叫人欣喜。
还有那胡同尾的另一边,那边应该是个豪门的大宅,隔着一排高高的围墙,江皖站在这里都能看到那个宅子的屋檐和高楼。
王家大郎见江皖望着那边,于是解释道,“那处宅子是曹家的宅子,不瞒您说,这个小院至今没卖出去就是两个原因,一是因为价钱昂贵但院子却不大,所以一般人买不起,买得起的一大家子也住不下。
第二个原因就是因为这曹家!之前有好几个官员都看中了这个院子,就是因为那头的屋檐太高了,压了这院子好几个头,所以看完后都不了了之。”
这间院子放在他手中好长时间,有时候想低价卖了,可屋主又不同意。屋主有地方住,不缺钱,所以他也只能慢慢寻摸。今日看到这个江小官人,他就知道这间屋子或许要脱手了!
江皖倒也知道王大郎的意思,他其实就是觉得她是个商人,又不需要安置家人仆人,所以院子小点没关系,而且她个商人又不做官,也就不担心自家是不是被隔壁曹家压好几头。
王大郎打开院门,江皖跟着走进去。先是前院,前院倒是宽敞。进门正对的是正房,正房两边是东西耳房,而两侧则是东西厢房,进门处还有一排游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