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中专在前头,现在读大学就不吃香了,尤其是农村的,基本上读书?的家家都准备以后去考中专,没有人选择去考大学。
主要是诱惑实?在太大了,免学费给补助,包分配,城市户口,干部身份。
庄民国就有工友家的孩子考上了中专,还同时考上了高?中,但家里没人支持去读高?中,最后选的还是中专。
他们?工友当时还炫耀呢,“再?熬三年,我?家的出来就是“干部”,领工资了。”
这就是那时候的风气,读高?中比不过读中专。
学生下?午还要读书?呢,家长开了会就走了,陈夏花往他们?兄弟俩手里一人塞了一块钱,叮嘱他们?好好吃饭,也赶着回去了。
庄民国下?午送了砖就回来的,他今天回来得早,还问起了学校的事。
陈夏花挑了点来说。
庄民国说:“就说考中专的事?”
陈夏花回来已?经换过了衣裳,头上的、手上的都取了,“大头就是说这个。”
陈老板回来路上还遇到了小时候一个村里的玩伴,早些年嫁到镇上,跟着男人去了外地?,说是支援化肥厂,今年被调了回来,是他们?村里嫁得最好的了。
一个住村头,一个住村尾,人家说起她们?,就说什么呢,说,“人家陈莹莹那是嫁到工人家庭,她男人厂子里争着要呢,你们?看村尾那个,同一年出嫁的,嫁了个什么人家?”
陈夏花看到了一回,陈莹莹回娘家,那叫威风呢,大包小包的,带着红花,踩着皮鞋,风风火火从他们?门前过,说要去摘地?里摘柿子。
几个嫂嫂都陪着。
陈夏花那时候在娘家使劲干呢,她蹲着洗衣服,陈莹莹就笔直的站在面前,从上俯视下?来,看了眼她冻得通红的手,捂着嘴儿笑了声,“大冷的天,怎么不用热水。”
出去后,她那几个嫂嫂说的,“她又不是莹莹你这细皮嫩肉的,哪里用热水,这么金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