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页

尽管他们跟货轮的实际距离还有很远,但带给他们的视觉冲击已经足够强烈了。

历经了一天的迁徙,池渊拖家带口地在附近的大陆架登陆。

他们中午吃的是毛鳞鱼,是一种在近海常见的中小型鱼类。

近海毛鳞鱼的味道鲜美,营养价值丰富,是老少咸宜的一道美食。

只是为了赶时间,也为了避免在浅海逗留,他们这一顿午餐都没有给毛鳞鱼去鳞。

鳞片或多或少破坏了毛鳞鱼的口感,饶是如此,毛鳞鱼的味道依旧很不错。

于归洋想着,等以后有机会了,一定要再尝一尝毛鳞鱼。

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回来了。

值得一提的是,毛鳞鱼还是一种善于“计划生育”的鱼种。

它们的计划生育当然做不到控制产卵量,但它们有一种更加野蛮却也更加有效的方法。

每当毛鳞鱼泛滥之际,它们就会大量吞食自己的幼鱼,从而起到调节数量的作用。

如此硬核控制种群数量的例子无独有偶,最令人熟知的就是所谓的旅鼠“自杀”了。

首先要澄清的是,旅鼠大规模死亡并不是自杀行为,它们对自杀不感兴趣。

真相是旅鼠因为繁殖过多,种群的数量远远超出了领地生态的负荷,随着种群的扩大,旅鼠们的生存变得愈发艰难。

为了争夺生存的资源,旅鼠们相互厮杀,抢夺领地。

竞争失败的一方被迫迁徙,而它们的起点就在寒冷的北极圈。

北极圈是最接近北极的领域,终年冰雪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