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糖看起来,可能就是随手送出去,可是大家看在眼里,那羡慕的不行。
冲着西城酒楼的福利,他们就想在这天长地久的做下去。
还有周婶娘,她是个寡妇,很不受待见,但自从去了东家开的早点铺子,现在也搬到东城了。
不仅如此,孩子有钱读书,竟然去了儒林学园,听说就要考秀才了。
才多大的年纪啊,都能考秀才。
以后再提起周婶娘,谁还会提起她是个寡妇,只会说她是秀才的娘。
人家也是东城早点铺子的管事了。
王五媳妇儿就更不用说,以前在家受妯娌婆婆欺负,现在呢?
跟人家男人直接买了个小宅子,自己单住了,日子别提多舒服,而且王五媳妇儿怀着孕,也是西城早点铺子的管事。
好像说明年二月才生产,但东家就已经送不少补品,还有小孩子的衣服过去了。
反正无论看哪一个,过的都是极好的。
就算是在苏糖家刷碗的婶娘们,那手里的银钱也是不缺的,如果婶娘们厉害些,也能当帮厨,当小厨,东家还很鼓励她们这么做。
新来的员工们,是真的很想在这待下去。
更不用说之前就在西城酒楼做事的人,只有真正来过这里,才知道东家有多好。
因为害怕失去,所有谣言四起的时候,大家才会那么慌张。
如果是一个普通的酒楼,关门就关门了,虽然可惜,但不至于慌。
现在大家都等着东家过来,听听东家到底什么意思。
苏糖第二天也没卖关子,很早就过去了,但她不是一个人过来的。
身后还跟着管家跟小厮。
他们手里都拿着早就采买好的年礼,原本苏糖打算等快过年的时候送到各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