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页

历史一旦悠久起来, 流传下来的吃吃喝喝自不会少,今天这个赤豆小元宵大约是清末民初传下来的。

昨日里便打算好了要做这个, 赤小豆已浸泡了一夜, 如今拿来用刚好。

泡好的红豆入小砂锅, 加水煮上便可以去做小汤圆,宁歆歆曾经很喜欢在超市里买现成的速冻小汤圆,还会随包装附送酒酿, 实在不错。

但后来看了几个视频, 发现小圆子现搓也可以挺快手, 就改为自己做了。

糯米粉里加上少量开水,先用筷子搅拌成抱团状,等温度降下来再下手和匀。和糯米粉这一步其实挺关键, 若是水太少,就会发干开裂,若是水太多,又会软趴趴的搓不成形。

宁歆歆常用的是糯米粉五、开水四的比例,但是其实空气湿度、不同品牌、甚至手的温度都会影响面团的干湿度,所以除了掌握比例之外,还要学会看面团的状态,根据实际情况调节。

糯米粉和成的面团可能还不太明显,面粉和的面团差别就更大些,明明是完全按照了博主的方子来,可最后就是不一样,原因就是不同品牌的面粉吸水度不同。

比较理想的糯米面团状态大概就是,刚刚开封的超轻黏土样子。

梁彦昭抱着宁三三去了回事处,安排给红露她们换门的事宜,本来这种跑腿的小事无需他亲自去一趟,但方才煮红豆时眼见帮不上忙,就干脆去跑腿了。

眼下该是快回了,宁歆歆瞧了瞧窗屉外头,刻意没有开始搓圆子。

她得等梁彦昭回来,分给他一块面团,然后跟他比比速度。

虽说老梁是手工达人,但自己可是学了好多搓圆子的花活呢,如今搓得又快又好,今天定得压他一头。

是以,梁彦昭一回小厨房,就被人拉着去洗手,而后被塞了一块面团在手里。

宁歆歆从面团上揪了一小块下来,双手搓了个圆子递给梁彦昭,然后指了指他手上一整块面团,“把这一整块面团都搓成这样的小圆子,可以吗?”